考研帮 > 报考 > 报考指南

目标院校和专业已在前方出现,请迅速阻击

  摘要:考研复习刚刚开始,同学们也许只是才开始关注考研信息,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迷茫和彷徨。在这个时候,帮帮准备了三个问题送给大家,帮助大家整理心情,分析现状,最重要的是,迈出向理想的第一步。

  在考研复习之前,有三个问题很重要

  1、我为什么要参加考研?(是否需要考研)

  2、我到底要考哪个学校和专业的研?

  3、考研这么难我该怎么调整?

  这属于考研前期准备,这个问题很少有学长学姐会认真的去分享一些内心深处的想法,或是涉及隐私,或是觉得意义不大。分享如何择校,看似无用,但我认为却是问题的根本。我觉得“做事前想清楚动机、目标和可行性,做事时才能保证专注和高效!”

  ►第一个问题:我是否需要/为什么需要考研?

  这是个动机问题,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这个问题比较鸡汤,介意的跳过。每个人动机虽然不一样,但主流的动机大概有3种:换专业、换平台(学校)、换城市。我这里并不对任何一种动机做评价,因为选择本身没有对错,只是你选择的一种生活状态而已。你要记住的一句话是:

  自己的生活和选择,不需要在意别人茶余饭后的评头论足。

  无论哪一个是你考研的动机,只要是你自己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那就要坚定的执行,去对自己负责就够了。我会说这个鸡汤的问题,是因为我在考研过程中见过很多半途而废的同学,见过很多分心去投简历,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同学。我个人认为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在复习开始前做好选择。

  存在以下忧虑:

  (1)选择考研,会错过求职季的好工作?

  答:你确实会错过一些本科校招相对较好或稳定的工作机会。所以如果你本科的简历还不错,成绩、奖学金、社团、实习等均不错,能拿到一份还满意的工作,那确实可以不必考研的。如果不满意,那就专心考研,好工作读研毕业还有更多。

  当你决定考研,不能再以可能出现失败的结果来质疑现在的选择,影响考研复习的状态。否则你去工作了,也同样会常常后悔当初没有去考研。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做什么选择,你都会后悔的。那么这种缺点会让你一辈子过的很痛苦的。

  (2)考研万一失败,工作和读研都落空,前途将很惨?

  答:这种焦虑学长也曾有过,所以我在2014年应届第一次考研的时候就分心了,9月份参加了几场校园招聘面试,国庆后虽然专心复习,但看到多数同学已经保研或者找好工作,内心常常会有波动,后来的结果就是没考上!当然,也有人在忧心焦虑中依然考上了,但我认为这种心态将会在今后继续困扰他,以后出现问题的成本更大。而我庆幸自己在考研期间解决了这个问题,是今后为人处事莫大的一笔财富。

  解决这个问题,我喜欢用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的写过的一段话分享给你们: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

  而“考研/考上与否”只是上述的“一个事件/选择”而已。所以,这些焦虑都是莫须有的!一个人的人生高度,是取决于你能不能持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去超越自己实现更高的目标。

  因此,不要把考研当成是人生一件太过重要的事,以为考不上就会完蛋一样。所以如果你还在犹豫,你确实该认真思考再做决定。

  ►第二个问题:要考哪个学校的研?

  以上鸡汤文结束了,接下来谈谈院校和专业的选择问题,从务实的角度分析,我个人建议是一个大原则,四个主要因素。

  1、学校执行大原则:

  要超越自己!简单说就是研究生就读院校要比你本科就读的院校或专业层次要有所提高。比如三本考二本,一本考211工程,211工程考985工程,普通985考名校。

  2、专业考虑主要因素:兴趣、需求、特长、城市等。

  兴趣:高考选专业很多人不知道兴趣,那么考研是一次机会。去结合你自己的兴趣吧,不要以后在人生感悟中一直遗憾自己没有去追求过自己的兴趣。当然了,有些同学动不动说“我特别喜欢读xx专业“,但一问对业内哪个工作感兴趣,却不知道xx专业毕业后有哪些可供选择的知名公司和核心岗位。这种属于“自我欺骗”,不属于兴趣范围哦。

  特长:当然很多人可能仍然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包括学长自己。那么换个角度,其实人往往是因为擅长某个领域,然后才培养出兴趣的。那么,考研选择自己熟悉或擅长的领域,至少避开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在今后发挥最大的影响力。比如我自己,避开自己不擅长的技术领域,不再报考本科的工程专业,转而去社科类寻找报考专业。

  需求(就业待遇):如果特长和兴趣因素还不足以让你确定专业,那么就要务实一点。看看社会需求,哪些专业就业情况好或者薪酬待遇好,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我们毕竟生活在现实社会,好的工作待遇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条件,也更容易过的愉快。当然,家庭条件完全没压力的同学,那就兴趣、城市优先即可了。

  城市:重视“地域和城市”,要思考你未来打算发展的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或家乡省会城市?最好考一个你打算今后长期定居的省份内的大学。比如我,打算在上海或杭州发展,我就报考杭州的学校。有一些同学,明确要在上海,那他就坚定报上海的学校。虽然毕业找工作可以换城市,但其实还是有些不利因素和迁移成本的,包括实习和求职期间的奔波,毕业后同学的联系等。

  3、技能提示:用研招网了解潜在院校和专业

  (1)进入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

  (2)点击硕士目录。填好专业、省份等要素。

  (3)大概浏览查询结果,对可供选择的院校逐一分析。

  (4)对上述备选院校,主要从三方面选择。按优先级排序为“学校属性、报考难度、专业排名”。

  “学校属性”:优先建议选择211、985或双一流范围的高校。除去学术科研,对于多数工作的同学,今后工作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远比专业排名重要。

  如果今后是要报考公务员的,那么985、211或普通本科的区别要相对小些,因为公务员一般要求“本科/硕士以上学历”,不会明确规定要985、211。如果是要就业的,建议还是要关注211、985这些“学校便签”,因为企业筛选简历会有明确要求或默认规则。

  报考难度:一般关注“招生人数+分数线”,至于很火的“报录比”指标,我个人觉得意义比较小。查找的渠道,一般建议去学校或学院研究生官网。

  第一种方式:登陆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网。以浙大金融专业为例,登陆浙大研究生招生网-硕士招生栏目。打开去年的“招生专业目录”即可参考,一般每年9月公布。只需要参考前2-3三年的即可知道招生人数和趋势。

  第二种方式:去学院官网的招生栏目,这种方式还可以查到目标专业更多考研信息。仍以浙大金融为例,每年3-4月份有上一届初试成绩、复试分数线和人数、复试方案等。

  关于招生人数两点建议,第一,建议避开只招收小于3个人的学校,偶然性太大了。第二,建议关注3-5年的招生人数趋势,避免报考持续缩招的学校。

  关于分数线建议:多去咨询认识的学长学姐,对考研各科目的成绩有总体概念。“政治英语数学三门公共课大概平均分、高分难度、基础与复习时间对成绩的影响有多大”等问题,需要多加咨询。然后结合自己情况,大致判断自己能够达到哪个层次,以总分按330、350、370、390的不同档次去划分,例如估算自己大约考个360(要结合具体年份的难度,比如19年的400分,其实相当于18年的380-385分吧。),那么可以选择分数线大致符合的学校。

  专业排名:很多人过度执着于专业排名是没必要的。除非你是做学术科研的,如果是就业,多数企业其实根本不知道你们学校专业排名在什么位置。企业知道的可能只有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名校之间同专业的区别,对于其他的几百所学校,他们记不住,可能也并不关心(残忍的事实有时候就不多说了)。所以,企业可能更关注985、211、双一流、一本、二本、三本之间的区别。

  ►第三个问题:如何调整备考心态?

  对于心态呢,我以为是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在备考过程中,我认为科目难度、同辈压力、长期劳累或者没有原因的烦躁都会导致心态的崩溃。

  1、科目较难—做好考研不简单的心理准备,一定要正视考研的难度。我是安徽学生,就我的经历来说,我认为考研科目的难度是远大于中高考的。在前期做好这样的准备,在备考过程中对自己的怀疑会少一些,在做数学模拟试题和真题时才能正视自己的分数,减少自己暗自神伤的时间。

  2、同辈压力—少去横向比较,相信自己的选择。在备考期间,身边同学实习的实习,准备留学的积极准备,比较而言,考研是最慢见到效果,但是却是付出最多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女生天生爱多想,当身边的人实习生活过的美滋滋,收到心仪学校的offer,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时,总是会怀疑自己,怀疑人生,觉得好难。其实,这种心理真的是不对的。在备考过程中,一定不要和身边的人横向比较,因为大家的选择不一样,选择的目的和原因不一样。始终要记得为什么开始,而且要相信,相信自己相信信念。

  3、长期劳累—适当给自己减压,重新开始出发。当你长时间专注并为考研这件事奔波时,很容易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只有疲惫,心态当然会受到影响。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很辛苦了,可以给自己半天假,看个电影,跑跑步,偶尔的放松会让自己的效率更高。妹子们可以抽个晚上,敷张面膜泡个jio早点睡觉。第二天早上看到自己活力满满、颜值满分,心情一定会变美美的。

  4、莫名崩溃—心灵鸡汤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这种时间段可以看下心灵鸡汤类的视频,可能会有些人很不屑这类视频,可是在某个时间点,这类东西就特别有效。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看到情况可能比你更糟的人也在无畏的勇敢下去,你就会想到为什么我不行,我也是可以的。

      我一直记得涛涛说的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做一件很厉害的事情,所以会觉得很辛苦。当然,那些师兄师姐们也是这样过来的。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行动是最美的语言,其实很多时候你知道该怎么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你胆怯,畏惧。那么,你真的不要想太多。Just do it!当你真正去做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考研是选择,既然是选择就一定有失败的可能性,我们所做的就是将失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希望每个打算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一旦开始就好好坚持下去,绝对不要因为“好难哦”这个理由放弃。你想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一定要去做从未做过的事情。别人都在前进,你也不要停止。未来,可期!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