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备考 > 备考经验

如何让记忆力摆脱考研背诵的压力

  摘要:望着眼前一摞又一摞的指定书目和参考资料无从下手?考研参考书目太多背不会怎么办?还在埋怨自己记忆力不好?因为背不熟政治、英语、专业课而惴惴不安?你只是需要一个科学的记忆方法,让你在备考背诵时更有效率。

  一、记忆的步骤

  记忆是一个重复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最大程度调动大脑工作效率的过程

  文字记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次:

  1.理解。理解是记忆的第一步,人进入成年之后,面对大段文字的时候,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儿时的死记硬背能力,只能通过理解才能记忆大段的文字。

  2.关键词记忆。面对大段文字,直接将之全文复述是与客观规律抗争,理解之后提炼其中的关键词,可以让我们快速的把握住该段文字的核心。

  3.结合关键词进行骨架背诵。关键词搞定后,通过言语逻辑,在关键词的基础上,复述原文中的核心句(骨架),背一遍看一下原文,慢慢将复述的内容与原文契合。

  4、结合骨架进行全文背诵。核心句搞定后,通过个人的理解,对核心句中表述的内容进行展开论述。同学们在展开的时候也要注意其展开的逻辑。

  常见的逻辑模式为从宏观到微观、从事务发展的规律看、从概念中的定语进行简单拆分等等。熟读百遍,其义自现。结合自己的进度,确定一个阶段性目标,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递进,莫要妄图一口吃个胖子。

  二、记忆的建议

  1.头脑最清醒可增强记忆

  美国某著名记忆研究学家说:"清醒的头脑更有利于增强记忆"。举个例子,如果不熬夜记下了五件事情,然后去睡觉,睡眠中可能会忘记一件,到了第二天早晨却还记得剩下的四件事情;而如果整夜熬着去记下十件事情,但因为没有睡觉而忘了八件事情,结果只剩下了两件事情,这自然是得不偿失。

  关于遗忘率,德国心理学家达登堡曾做过这样的研究:完全记住的东西在20分钟后,有42%已经忘掉:1小时后遗忘率达56%;9小时后则达64%。实验是将一些无意义的文字排列在一起做的,如果是有意义的文字,遗忘率会低一点,但在基本原则上,人的记忆有遗忘倾向是绝对不会错的。因此,为了保持记忆,就非得在遗忘率尚未达到很高值时再给予新的刺激不可。

  因此,早上醒来,最好复习一下昨夜所记的东西,睡眠中虽然记忆痕迹会逐渐消失,但是,稍微复习一下昨夜所读的重点,就能立刻唤起昨夜的记忆。

  法国某著名的记忆研究家佛哥特近日进行了有关记忆量和记忆时间的关系的调查。结果证明记忆量增加2倍时,所需要的时间就要增加4倍;若记忆量增至3倍,时间就要高达8倍。一句话,学习时间同记忆量的关系成正比例。对一般人来说,当记忆的材料增加了2倍时,要花的时间可能会增至4到5倍。

  如果把这个原理应用到备考上,假如30分钟能记50个英语单词,可能就会使人产生一种轻率的想法:"照此进度学下去,再背200至300个单词也不成问题。"结果是,再背50个单词竟花了1个小时,如果不抓紧时间,费时还会更多。

  有些学生被考试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总想利用开夜车来一鼓作气记下大量的东西,遗憾的是这样做却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学习同一内容时间过长会使学习效率大大降低。不了解这一点,总是埋怨自己"为什么老记不住"是不现实的。方法不当,结果会适得其反。时间分配的错误,将导致我们付出的努力付之东流。在这种场合,如果明白了"需要的时间等于内容量的几倍"这个原理,我们就不会继续走死胡同了。学习疲倦时,可以换换气氛,改变一下记忆的内容,由记英语单词改记数学公式,以利于记忆的继续进行。

  那么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呢?

  上学前的清晨与放学后的晚上,是大可利用的富裕时间。清晨,头脑清醒,往往是识记的最佳时间。"一日之计在于晨",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识记新的内容。

  晚间,思维活跃,往往是理解的最佳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晚上八点到十点,人们的大脑皮层处于最兴奋状态,记忆系统最为活跃,对信息的回收能力也最强。借此良机,最好去重温早上识记的内容,这样,就能记得更牢。

  2.情绪良好可增强记忆

  美国当代的生物学家哈特莱茵曾说"良好的情绪可以激发脑肽的释放,是增强记忆学习的关键动力"。这就是说一个人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一组人,坐在舒适的椅子上,甚至半仰着身子,在那里读书;另一组人,坐在硬板凳上,从事紧张的演算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前一组人很快就疲倦了,产生一种昏昏入睡的感觉;而后一组人,身心集中,精神亢奋。结果,后一组人记忆效果要比前一组人高了10%。

  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概括为"紧张状态"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紧张状态"下才能使某些行为,某些目的得以完成。这里所说的"紧张状态",是指某种行为向完成状态过渡的趋势。这个时候,人的兴致最高。这个时候,人的记忆功能也最有效。

  心理学家又根据紧张状态理论做了一个进一步的实验。实验要求被试者在限定的时间内背诵一组数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打断他们,再给一些新的数据,要求他们限时记忆。结果,不管是先记的,还是后记的,记忆效果都不好。相反,如果让他们连续记忆一组数据,中间没有任何干扰,结果记得就很牢。

  这个实验说明,连续记忆一组单词,被试者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记忆目标中,因而记忆效果最佳;假如中间加入干扰,就打断了"紧张状态",必然影响记忆效果。因此,从理论上说,寻找借口,放松自己,实际上就破坏了记忆系统的"紧张状态",使之不能连续正常工作,结果,浪费了时间,什么事都干不成。

  3.控制不良情绪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相当重要。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孩子才能在改进记忆能力方面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为此,下面扼要地介绍一下控制情绪的三个步骤:

  首先,当产生某种滞涩情绪时,应首先让自己敏感地意识到:"我正被某种奇怪念头转移奋斗目标。"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就需要有一种明确的意识:决不能让形形色色的奇怪念头左右自己,决不能让自己轻意地放纵自己,沦为情绪的奴隶。

  其次,尽快着手完成目标。

  奇怪的念头,随时都会出现。它是前进道路上的陷阱。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这个难以自拔的圈套。今天,可能仅仅推迟了一两分钟,明天,就有可能推迟一两个小时,长此以往,推迟的时间必然会越拉越长,无端地消磨了宝贵的时光。

  因此,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凡事不能有片刻的迟疑。要尽快着手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最后,不受干扰,继续学习

  情绪记忆是记忆的一种类型。每个人都有情绪记忆的能力,只是强弱不同。情绪在记忆过程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于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

  在记忆过程中,如果说我们能发挥情绪记忆的积极一面,认真地体验识记材料中那些带有色彩的或容易激起人们情绪的事物,就会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

  根据情绪在记忆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两极性,我们应该因势向导,在进行学习和记忆时,排斥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良好的情绪。而当我们处于消极情绪的状态时,首先不是勉强去记,而是要力争尽快调节它。

  4.情绪的调节

  以下几种情绪的调节方法仅供参考:

  (1)心理调节法

  情绪往往与每个人的性格习惯、思想修养、道德情操、文化水平等因素有关。而坚定的信念、高尚的道德、重大的使命等会有效地控制情绪。当你的不良情绪萌发时,你可以想一想自己的远大理想、近期目标,然后再想到引发不良情绪的事物,你会发现:这实在不值得(忧虑、暴怒、懊悔、骄傲)。这是一种自我说服、自我暗示法。心理调节的另一种方式,就是设法转移注意力。因为情绪常伴随感觉发生,而注意力是良好感知的重要因素。苦闷时、发怒时大脑中都有相应强烈的兴奋点,这时需要建立另一个兴奋点。如有意识地听一段音乐,看一场电影,或者找朋友们谈谈话,都有利于情绪的镇定。

  (2)语言调节法

  语言是人的情绪体验的重要工具,人的一切概念、感受和状况都可用词语来表达,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调节和控制情绪都有很好的效果。

  心理焦躁而无法专注看书的时候,可以找个空旷的或是不会打扰到他人的地方大声朗读,不求理解的或强制记忆大声朗读,读着读着就自然理解的多一些了,读着读着自然就背下来了。

  还可以用抄写或默写的方法,抄写或默写都同时调动了手、眼、脑三项机体功能,默写对脑的适用更高些,一个知识点背下来和默写下来的境界也是有极大的不同的,往往很多同学能背下来,但到考场上便写不出来了。用手写这个过程做一下大脑的缓冲,可以让大脑做一下适度的休息,比单纯的默背要收效更加实在,同时写下来的文字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肯定,可以清晰的从视觉角度感觉到自己的足迹,这种自我肯定对培养信心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抄写或默写也可以提高专注力。

  (3)环境调节法

  客观环境的好坏对调节人的情绪非常重要。在幽静的公园里,人会感到心境恬淡;在阴森的胡同里,可能产生恐怖的情绪。环境调节法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改善环境法,如对自己的住宅、教室、办公室等,用一些时间摆设、打扮一番,从布局、色彩、光线到声音都达到使人愉快的标准;另一种是转移环境法,与某人闹别扭,可以暂时到别的地方去散散心;教室里自习不安静,可以到图书馆、阅览室去。总之,当情绪不好与环境有关时,应该尽快换个环境,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4)体魄调节法

  健康的身体可以保证人的精神振奋,患病的身体容易使人情绪低沉。所以,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都是影响情绪的重要条件。此外,饮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情绪。

  总之,情绪与记忆关系密切,并且情绪的好坏可以自己调节,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情绪,以提高记忆的效率。

  5.避免在空腹或饱腹时记忆

  法国的生理学家杰尔利亚通过长期的实验得出:"吃饱饭后,胃部的活动旺盛,脑部与全身的活动反而会迟缓。当脑细胞的活动迟缓时,记忆力就会降低,但是等到胃部的活动减缓,血液重新由胃向脑部回流时,是记忆的最佳时机"。所以,他从生理学的观点出发,建议大家"在饭后最好稍微休息一下,如此不但有肋于精力的贮存,而且还对增强记忆力大有帮助"。

  虽说葡萄糖能提高记忆力,但是饭后马上开始学习,却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实际上,进食后,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大约是在饭后两个小时之后,然后,大脑可以高效率地工作3个小时。也就是说,饭后2~5小时是最佳学习时间。

  6.利用点滴时间记忆

  同样的时间所产生的记忆效果,对不同的人来说往往很大的相差。其实,这里只是一个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一直名列前茅的这个孩子,并不是他比别人聪明千倍或是万倍,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比别人会合理地安排时间。他知道早晨是人记忆的黄金时间,利用这一时间记忆外语单词、课文及语文中的字词,背诵一些内容会有较好的效果……。

  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但只有能抓紧时间,合理利用的人才能够成为时间的主人。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善于交替用脑,对我们的记忆也很有帮助。

  如果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大脑就会疲劳,它所引起的最显著后果,就是破坏学习的良好心理状态,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怎样才能防止大脑疲劳,使心理状态维持在最佳的程度呢?要变换工作方式和学习内容。

  变换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可以使大脑皮层的某个部位由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从而解除神经细胞的疲劳,使大脑得到休息。一般来说,一门功课记忆时间1-2小时左右为宜,换记另一门功课时,中间最好休息5-15分钟,这样即可减少前摄、倒摄抑制,又可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时间的分配上还要注意,像饭前饭后等一些较短的时间,最好用来记一些外语单词、历史年代等偏重记忆的内容,而上午、下午和晚上较长的时间,可用来复习民法、刑法、马元、阅读理解等偏重于理解的科目。

  一般的同学对时间的利用往往只注意整段时间,而忽略了零碎时间。殊不知,科学地利用零碎时间,既不会使大脑疲劳,又不影响别的工作和学习,能大大提高复习效果。利用零碎时间的诀窍,一是重视;二是坚持。

  俗话说:"动中有静。"当一个人处在陌生的人群中,所感受到的孤寂感比独处时更为强烈。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在一个和自己无关的场所里,周围的喧嚣会形成一种压迫感,导致一个人的注意力倾向于自己的内心。因此,人在等车或乘车显得孤寂时,正是记忆事物的最佳时机。

  人总有让别人等你的时候,也有你等别人的时候。就餐排队时,买票排队时,候车时,都是你无事可干又无可奈何的时候,这时候,最好口袋里放一本写着记忆内容的小本子,抓紧时间学习与记忆。

  记忆卡片是一个很好的记忆工具,同学们可以将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录在烟盒大小的卡片上,利用点滴时间去看一下,你会发现之前记不住的东西,很快就记住了。

  7.利用与人讨论的时候记忆

  现在的学生,无论是获得知识,还是增强记忆的作业,都是在孤独中完成的。且所得到的知识,很少有机会又自己的口中说出来。这些知识就像栽培在温室里的幼苗,一经编成试卷这样复杂的处理,就会萎缩或干枯。例如:如果一面读历史课本,一面读传记,就可以将历史课本上片段而首相的模糊记忆,变成有血有肉的确实记忆。

  同理,和朋友谈话时,若能交换知识的内容,会使得"尚未扎根"的记忆和"没有信心"的记忆,经由交谈而变成确实的记忆,固定在脑海里。

  可见,用这个办法,不但可以达到弥补各人拿手与不拿手的科目,自己做不出来的题目也能做出来了。因为相互提出解答和观念,经过彻底讨论之后,能明白解题的过程,印象自然十分深刻,不会忘记。利用解题的过程中,相互刺激,有时会引起意想不到的事物或问题的本质,而彻底地融会贯通,这样所得的知识,是踏实的、属于自己的东西,能自由的活用。

  除此之外,也可以两、三个人,各拿英文单词卡,来比赛记忆,由一个人问,另外的人回答,以增强自己的记忆力。而且,尚未完全记好的单词,也能借此机会确认。

  仅靠自己一个人,想要记忆书本的全部知识是有限的,故需把笔记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背诵,有时耗费很大的功夫,效果却不一定显著。能两三个人相互弥补,取长补短,效果会好得多。事实上,利用群体,以开学习会或读书会的方式来学习,确实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记忆由自己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不论在时间空间上都非常主观。例如自己刚刚选购的皮鞋,在无法接受第三者的评价以前,不知道是否合适美观,一直要穿到脚上,你的朋友才会品头论足,告诉你这双鞋子合不合适。一种新吸收的知识,经过和朋友交谈的结果,才能证明这种知识是否正确。而且不论是否正确,交谈之后都会加强印象,而且知道了其中的是非道理。

  现在一些学生在读书时,不论做什么功课都采取孤立状态,因此所获得的学问和知识,很少有说出口外使用的机会。如此,使自己就有如在墙角的幼苗,得不到阳光雨露、大自然的精华,而长得瘦弱枯黄。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经常找知心好友聊天,交换最近的读书心得,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即使是模糊不清的记忆,经过如此谈话之后,也会变成确实的知识。

  即使读相同的功课,每个人的理解情况也会不同。例如你记得模模糊糊的东西,你朋友却知之甚详,相反也是如此,由于此种讨论,都可互相弥补自己的弱点,补充自己的新知识,整理自己的旧东西。"所谓记忆,愈使用愈确实",这是读书的一大原则,和同学、朋友讨论读书心得,最能加强你的记忆。

  一个知识理解了和讲明白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能讲出来的记忆深刻度是至高的,可以说是几近于永生不忘的。

 

  2018考研公共课大纲将在9月15发布,考研帮把最权威的大纲解析人找来给你免费解读,戳这里免费报名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来考研帮提升效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