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备考 > 心路历程

从考研失利到二战成功,我收获了成长

  摘要:2018年考研初试分数已经公布,对于分数不理想的同学来说,回顾考研历程,思考问题出在哪里非常重要。本篇文章略长,但句句切中要害,作者详细剖析了自己一战考研失利的根本原因和二战成功的心路历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性的思考。

  一、考研失败和生活的三记耳光

  我本科是在西北大学上的,专业是戏剧影视文学。当时每天的主要任务,是看各种各样的艺术电影和经典电影,写电影评论。我是个十足的“理论控”,沉迷于精神分析、符号学各种晦涩的理论。而写评论的目的,是为了用看到的各式理论来解释电影,甚至是自己的生活。

  但其实,那时的我并不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我只吃食堂,连续几天吃同样的菜。买衣服只会去西安东大街的美邦和以纯,从进店到出店,通常不会超过半小时。

  我甚至从来都没有想过,未来究竟要做什么。所以在大三下学期,同学们纷纷去找实习的时候,我只能留在学校不知所措。慌乱中,考研的想法窜上心头。考研究竟是什么,意味着什么,我一无所知。选择南大而不是其他学校,也只是因为,感觉上好像更喜欢南京。

  有一句话说,人生的痛苦,多数是因为想法太多,行动太慢,而做决定太快。匆匆做下考南大的决定,这几乎是靠拍脑袋做下的决定,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痛苦。

  考研,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我对这件事情的难度预计不足。对有些人来说,他们能够长时间地聚焦于一件事情,通过精细计划和自律执行,自然而然地便实现了目标。但是对当时的我来说,这一切实在是太难了。因为在我大学生涯,太少有那种“通过全力以赴获得成功回报”的经验。大部分时候,我脑子里总是有很多的想法,但真正执行起来的却很少。

  因为做决定太快,我把自己带入了考研的大坑;更重要的是,在大学的前三年,我没有积累起完成考研这项任务所需要的基本品质:选择前的深思熟虑,明确的目标,细化的可考评的步骤,以及严格的执行力。可以这样说,本来是依靠逻辑推动的一项任务,我却用感觉在走。

  考研的每一天,我几乎都是在焦虑中度过。到了备考的后半程,我脑子里有个清晰的声音在对我说:“你考不上了,坚持到底就行。”最终,我向焦虑妥协。我在QQ空间里写下“重在参与”的自嘲。

  当我在心里放弃考试,似乎也就决定了我这个轻言放弃的人,不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2013年的平安夜,离研究生入学考试只有7天的那个晚上,我在给她的电话里情绪失控,亲手把那头的她送进了永久的沉默,我失去了异地两年的她。这是生活赏给我的第一个大耳光。带着这个大耳光,我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

  2014年3月,考研成绩公布。我考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分数:354.刚过国家线,但是又十分接近2013年复试最后一名的分数。原本已经放弃的心瞬间被点燃,抱着侥幸心理,日日祈祷能够进入复试。但故事并没有朝我想象的方向发展。2014年复试最后一名的分数是356,而我,妥妥地跪在了复试的门口。

  燃起的点点希望,被瞬间浇灭,生活又抽了我一个大耳光。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4月的公务员考试,给了我人生最沉重的一击。在考研成绩公布前,我报考了湖南省一省直机关的公务员,前后准备了差不多一个月。我将公务员考试视为证明和救赎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在考试的当天,我犯了一个低级而致命的错误。我想当然地以为,省考申论考试时长,与国考一样都是3个小时,但事实上只有2个半小时。我刚写完最后一题的首段,考试结束的钟声就已响起。

  生活的第三个大耳光打在脸上,不痛,只是两耳嗡嗡作响,茫然恍惚。

  那一天的长沙下着小雨,格外阴冷。我跟着熙攘的人群,向着中南林科大的门口蠕动。我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只是随着这人流飘荡。走到林科大的门口,看着韶山南路来往穿梭的汽车,我脑子闪过一个可怕的冲动:冲进去!

  这个想法的出现,让我后脊背阵阵发凉,我竟生出这样的念头。紧接着,我的胸口燃起了对自己的极大愤怒。我愤怒于自己竟颓废至此,一股怒气从脚底直窜天灵盖。我拔腿狂奔,在长沙的街头,我在心里一遍一遍告诉自己:一起都该到此为止了,一切都该到此为止了......

  那一天,我踩到了我现有人生的最低点。

  二、失无可失,痛定思痛

  好兄弟阿东用了两个词来描述我当时的状态:失无可失,一无所有。

  2014年4月下旬,春招基本结束,我没有再去找其他的工作,也拒绝了哥哥姐姐们介绍的工作机会。我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惑。我不断地问自己,我究竟为何会变成今天这样,在毕业时如此惨淡。

  从4月底到5月上旬,我一个人去华东旅行,从杭州到苏州,从苏州到南京。一路上我不停地读书,不停地写作,不停地反思。我思考着自己大学生活的脉络,思考着恋爱关系中的自己。

  当我读到美国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的力量:在诸神与英雄的世界中发现自我》这本书时,我意识到,大学的那个我,其实是一个缺乏“自我”的人。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愿意追随的方向是什么?更可怕的是,我陷在惶惶不可终日的焦虑中,忘记了要走好脚下的路。毕竟,只有做好该做和当下想要去做的事情,才有可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要往何处去。

  当爱情出现时,仿佛抓住了逃避焦虑和迷茫的救命稻草。我把自己的一切时间都放在了她身上,企图找到安全感。但这样“疯狂”的做法,把生活的一切都押宝在她身上,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以爱之名,极尽索取。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注定是爱情中的失败者。

  找到自己的症结后,我决定在毕业前做件有意义的事。

  我架起摄像机,对班上的每一位同学进行了访谈。一方面是为大家留一个毕业的念想;另方面,我也想知道,究竟大家的大学是怎么过的。通过访谈我发现,在毕业时有个好去处的同学,分为两种。一种是做好自己本份事情的人。他们也许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他们会尽力把专业课的成绩考好,把绩点刷的很漂亮。他们或是保研,或是出国,或是被推荐工作。第二种是一直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人。他们有的考上了中传的动画,北影的电影学,有的则去了北京电视台从事自己喜爱的纪录片工作。

  每一个收获充实大学生活的同学,他们的故事细节都不一样,但获得成功与幸福的道理又总是那么相似:要么做好自己本份的事,要么持续不断的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把目光放在未来,让身体践行当下。

  三、寻找自我,重头再来

  人在失意的时候,总会把自己想象的十分不堪。不堪背后的羞愤和不甘,往往能让我们收获改变自己的决心和勇气。但是,生活如何继续,路该如何走,却是一个需要理性和耐心思量的过程。

  对我来说,生活已然失无所失,只能重头再来。

  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即使状况不像我这么糟糕,在很多情况下,也需要适时“断腕”,抛弃存量,寻求增量。学历光环,火热专业,好的公司背景,这些所谓的平台优势和背景加持,并不真正构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竞争力的唯一来源,是自己做过和做成的事。尤其是那些,我们发自内心喜欢做的,和具有成长意义的事。

  更重要的是,这些我们做过和做成的事,是寻找和发现“自我”的重要资源。坎贝尔在《神话的力量》这本书里讲,寻找“自我”,必须遵循“内心的喜悦”。所谓内心的喜悦,常常是那些我们不自知却一直在做的事,是那些我们不自知却真心喜欢的生活方式。这种独属于自己的内心喜悦,需要回到正在做或做过的事情中去寻找。寻找到内心的喜悦,便可以找到“自我”,也就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2014年6月开始,我循着坎贝尔的指引,试着去寻找自我。我不再是以全盘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大学,而是以相对平和地心态审视自己的经历。当我把注意力聚焦在我做过什么这件事情上时,我发现了一些惊喜。

  大一的暑假,我曾在县城独自拉起一个10人的剧组。自己通过做家教筹措资金,供养剧组开支。最终成功导演了自己独立编剧的第一部短片《再见七月》。此后的几年,我和我的小伙伴,不断的拍片,数次得奖。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我曾有过全力以赴并取得成功的经验,我有能力独立完成一个项目。

  但我后来真正着迷的,是学术性读书。大二开始,我迷上了各种学术著作,从电影学到文化研究。虽然当时还无法做到深刻理解,但却积累了被老师称赞的学术素养。我常常会因为,在电影解读上提出了理论性的新见解,而变得异常兴奋。或是因为课程小论成为范文,被老师逐句读解时,而感到十分满足。现在看来,那完全是一种陷在理论中的偏执,读书读傻的痴呆状态,应该警惕。但这些经历,让临近毕业时的我明白,再次考研,继续读书,是我当时最好的选择。

  而就在6月底,南大新闻传播学院传来招考改革的消息。2015年的考试,将废除我最头疼的新闻史,转而考察传播学术史和批判理论。我意识到,我的机会来了。因为这些东西,恰恰是我在大学期间着迷和反复阅读的部分。

  于是,我决定再次考研。这个决定,是我是基于自己内心喜悦,和自我优势判断的理性选择。

  四、从头再来,从养成踏实做事的习惯开始

  确定了内心喜悦和前进方向之后,该如何行动呢?

  我并没有像打了鸡血一样地一头扎进书堆,也没有着急去做复习计划。因为我知道,表面上看,我的问题是不懂考研复习,但根源是,我没有建立一个关于“做事”本身的底层逻辑,即没有养成踏实且合理的做事习惯。培养做事的好习惯和正确思维,才能更大概率地取得好的结果,进而不断累积自信心,实现更大的目标。

  我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虽然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考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备考的能力。

  大学的考试,通常都只需要短时间的准备。短时间突击,知识在脑子里短暂停留,考后即焚。备考过程的技术含量几乎为零,纯粹机械重复。大部分人的备考经验仅限于此,一种纯粹的应激反应。

  很多人都带着这种机械模式,慌慌张张地跑进考研的战场,进入这场需要持续半年以上的战争。他们就像是用100m竞赛的冲刺,去跑一场马拉松。或是早早退场,或是苟延残喘至终点。付出了大四半年多的宝贵时间,除了换来一句“坚持就是胜利”的自我安慰,其他什么也没有得到。

  有人反驳过我,他说,我们曾有过“长时间的备考经验”,那就是高考。高考的确是一场漫长的战斗,但高考和考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考试。

  高考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事情,它是父母、学校和社会合力造就的一场洪流。身处洪流之中的我们,无法思考它的由来和合理性。我们甚至都不用思考“如何去备考”,“做到何种程度”这些问题,因为老师都已经将这一切规划好了。我们唯一要关心的,就是如何更加努力地执行老师的计划。

  而考研,是我们在经历过多彩世界,了解人生多样可能后的一种个人选择。这意味着,做下选择的理由需要自己找,做下选择后的责任需要自己承担。从择校到报考到备考,这一切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一旦我们怀疑自己的选择,一旦我们不清楚备考过程中,走的每一步究竟有什么用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极大的焦虑。

  考研是一件需要精细打算和计划的事情。它的底层逻辑,是考察我们独立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它考核的是,我们能否成为独立面对困境的个体。它和找工作一样,是我们从懵懂个体成为独立自我的一项仪式。它绝不是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去往避难所的捷径,相反,这些人只会在考研里遭受更大的打击。

  不懂备考,是因为我们真的不会处理复杂的事情。

  对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做事凭的是惯性和感觉,而不是精细的计划和逻辑。如果从上大学开始,在学习英语、Ps、PPt、编程等技能时,我们就有意识地去制定目标,去做目标拆解,为目标设定合理任务,并且定时考核,养成合理做事的习惯,那么考研并没有那么难。因为我们早就已经积累了理性做事的经验,培养了理性做事的习惯。

  我们身边有很多同学,他们在大学里做了,并且做成了很多事情。因为大量的实践和试错,他们在反思和纠错的过程中,渐渐知道了把事情做好的秘密,从而养成了行事的良好习惯。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某方面优秀的人总是在其他方面也容易变的优秀。为什么?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些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已经自然内化成了一种合理的做事习惯。

  但是,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时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全力以赴去试错的经验实在是太少了。没有大量的试错和尝试,怎么可能修炼成一种科学合理的做事逻辑呢?

  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兴趣和技能学习方面,反而面临一个很荒谬的境地:我感觉自己每天的时间多得用不完,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杀死大把空余的时间,比如从早到晚的打游戏,比如不带脑子的刷电视剧。

  所以,不懂备考,不懂精细的做事逻辑,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日子,过于轻松了。

  面对考研和各种复杂事情的我们,多多少少都缺乏清楚明白的,为某一件事全力以赴的经验。

  往者不可谏,来者尤可追。魔咒如何破?尽早行动。

  决定再次考研,我知道自己需要尽快行动。但我也清楚的意识到,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只盯着眼前的困境。一口气做下全盘的计划,然后扎进资料的海洋,并不会取得太好的结果。因为通往胜利之门的钥匙,不是现成的就插在钥匙孔。需要我悉心的从生活的宝矿中开采出精华,熔铸锻造才能得到。

  考研这把钥匙所需要的精华,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培养的好的做事习惯。好习惯的第一步是提升“执行”的质量:锻炼把小事做到极致的能力。

  考虑到备考的时间压力,我没办法通过做别的事情,来培养做小事的能力。于是我决定彻底放弃第一次考研的所有积累,清空库存,通过重新做笔记来培养好的习惯。

  7月,我开始做专业课的笔记。一方面是重温基础知识,尤其是核心概念。更主要的是,我在为自己寻找一种“把事情做到扎实”的体验。核心的参考书,我一字不落的通读。并且边读边做归纳、批注和联想。每读完一章,我便把标出的重点和批注的心得,誊写到笔记本上,添加新的思考。并且尽力做到不涂改。最后封上笔记,用说的方式,把笔记内容大声的复述出来。

  在此过程中,我收获了极大的快感。因为我知道,复述成功,意味着书的主要部分已经被我完全拿下。这绝不仅仅是考试知识的收获,而是关于人生意义的收获,我收获的是多年来少有的踏实感。大学惶惶不可终日的焦虑,都消散在这细碎的工作当中。

  每一步,踏实走过。如此,我建立了第一层信心:我能把一个细节执行得非常好。同时,这份踏实,也为建立自己的做事逻辑,打下了基础。

  光有踏实的态度,还不足以处理复杂的事情,我需要做一件复杂的事,来建立有“逻辑”的做事思维。但我想要的那个“逻辑”究竟是什么,我仍然不知道,我只是笃信这背后总存在某种规律。

  考研论坛天花乱坠的考研经验贴,没有一篇没有解释提到自己在考研前的大学经历,他们只是介绍了自己在考研过程中做了什么。万字经验洋洋洒洒,没有人试图解释自己考研与自己大学生活脉络的关系,没有人试图解释成功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我迫切需要做一件事情来摸索这个“逻辑”,我希望在实践中找到做事的“通理”。

  机会来了。2014年8月初,在我爸的建议下,我报名参加了驾考。从驾考的训练中,我明白了我所追寻的那个“逻辑”的真正含义。

  教练教车时,我发现教练口中反复出现一个词:“看点”,看关键的要点。不管是科二还是科三,它们都是由一连串“要点”连接起来的“程序”。每个“要点”包括“如何执行”,“执行到何种效果”两个方面。只要把要点做好,基本上就能通过。我们以科二最难的倒车入库(左后方倒车)为例,它通常有四个要点。

  要点一,地标线与反光镜重合时开始打方向盘一圈半。要点二,看左边反光镜,判断左后轮与车库口的位置,通过方向盘进行调整至不小于20公分的距离。要点三,等到左后轮安全进库,再看右反光镜,判断车身与车库边线是否平行,直至车身摆正。要点四,回看左边反光镜,当反光镜与车库口的直角重合时,果断踩下刹车。如此,便能完美入库。

  到此我忽然意识到,所谓做事“逻辑”,就是基于一个目标,设计一个由系列要点先后组成的程序。做好每一个要点,就是完成一个小目标。实现小目标,需要我们完成相应的任务,并通过考核达到一定指标。一系列小目标的先后完成,便可以最终达到核心目标。

  我清楚的记得,在那个炎热的下午,坐在教练车后排座位上的我,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我立刻用手机便签按照“目标-做法-效果评价”的方式,把每一个要点完完整整地写了下来。我很快便学会了倒车入库。接着我又用这种做“清单”的方式,迅速地完成了科三的训练。经过40多天的时间,我在9月下旬顺利拿到了驾驶证。

  驾考的成功,我仿佛发现了某种了不起,但又的确是被老生常谈的道理:一套有目标,有执行,有反馈的行事逻辑。后来,我把这种行事逻辑概括为“要点清单”(目标—行动方式-反馈)。

  懂得很多道理,为何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我们只是听过这些道理,却没有让它们与我们的生命体验发生联系,更没有将它们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我带着驾考的经验反思了考研。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曾是“开黑车的老司机”,在无证驾驶的时间里,凭着磕磕绊绊勉强生存的经验在路上行车。我们指望每天被动地泡在书堆里,就能自动实现知识累积。我们以为考研和学习是自然而然的事,但真相却恰恰相反,它是一件需要理性计算和设计的事业。

  我所认为的做成一件事,尤其是像考研这样长时间准备的工程,它本质上一项理性工作,需要日日积累,日日考核。我们要清楚明白每日目标,每日任务,以及考核标准。

  很多考研的孩子告诉我,我有计划和逻辑呀。他们告诉我,9月要做完专业课笔记,10月要准备热点议题,11月背诵笔记。然后我就追问,专业课有几本?一本有多少章?一天要完成记多少内容?每天大概花费多长时间?做笔记要做到什么程度?你如何做笔记?如何检验做笔记的效果?做完笔记之后要怎么办?……

  我想,大部分人时回答不上来的。其实,这些内容在网上数不清的经验贴里都有提过,但是我们用不上。为什么?因为那些是别人基于自己情况的一种设计,我们通常觉得无法运用就选择性忽略掉了。

  现在,我建议大家带着“目标-做法—反馈”这个逻辑,重新去看网上所有成功或失败者的考研经验,去分析他们的“要点清单”。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设计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拥有的时间和考试科目,分割出小型的目标,然后制定“要点清单”。

  我试图提醒的是,真正的计划和逻辑,是细化到每天,甚至是每小时的任务设计和效果考核机制当中去的。考研不是一个感觉上的努力,口号上的豪言壮语,而是一个精细计划,心机重重的理性规划。每一个行动,都是在为每天的目标服务。实现每天的目标,是抵达最后目标的必由之路。

  写到这里,我想向希望从我这里得到某些干货的考研的战友们说一声抱歉,我没有任何的干货,我只想说明白我们何以曾经失败,何以能够成功的底层逻辑。

  发现自我,发现内心喜悦,是我们找到自己前进方向和为之全力以赴的底层逻辑。而“要点清单”,是我们通过踏实且极致的态度,把那最深沉的喜悦,以理性且有逻辑的做事方式,加以实现的底层逻辑。

  强大自我,强大底层逻辑,我们方能取得进步。共勉。

  五、后记

  很多朋友后来问我:二战很艰难吧?

  我说,恰恰相反。正式备考的日子,是我20多年来最振奋的一段经历,因为我知道考研是我“内心喜悦”指引下的选择,是当时当刻使命的召唤,是我成为自我人生“英雄”的必由之路。更重要的是,在毕业后的三个月里,我通过刻意训练,改变了自己的做事模式和思维。带着这个思维,我复盘了第一次考研的经历,制定了合理的训练计划,并高效执行。有了这两点保障,我在正式开始复习的时候就清楚地知道:结果是一定的,我的任务是如何把过程走的精彩。

  生活方式是随心的选择,但做事却要靠逻辑。随心的基础是要寻找到自我,自我要回到自己做过和喜欢做的事情当中去寻找。当我们遵循内心的喜悦,找到前进的方向时,把目光放在未来,把注意力聚焦于当下,有逻辑地安排并执行好自己要做的事。

  (实习小编:KiKi)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来考研帮提升效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