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备考 > 心路历程

过来人分享:对历史专业考生谈点史料阅读的经验

  本人是刚考上四川大学的专门史专业的2010级研究生,研究的东西其实一大半是中国古代史,尤其是隋唐之后的中国古代史。在开始不久的研究生活中,导师布置了很多阅读任务,从目前的要求看,古代史或相关历史方向很多使用的史料和专注是相通的。很多学术专著是相同的。在这里请允许我谈点感想和经验。相信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专业的考生也有些借鉴意义。

  王国维曾说:“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历史研究不论其方法理论如何,最重要的还是其史料,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研究。

  对于史料,孟森认为按照人为加工整理的程度不同是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的:“其最初未经文人之笔点窜者,有如塘报,有如档子,有如录供,此可谓初级史料。至于入之奏章,誊之禀揭,则有红本揭帖,汗牛充栋,已为进一步史料……一方已录送史馆,其中已微用史文句例点改,馆臣据此按日排纂,谓之日录,与记录王言之起居注,皆以日计,居然史之一体矣。而其距勒为正史,则等级尚远。……至修实录,而一朝编年之史成。逮修正史,则实录又成史料。”

  那么对于考研准备过程中,尤其是复试准备的过程中,看史料不仅是加深知识理解,更是成为面试的筹码。

  但是看书应该怎么看呢,考研备考的时间不多,不可能有太多时间看大部头的史料。

  我要说,任何一个专业方向都是有更具体的研究领域的,查看导师的论文、专著的书评、学术会议的发言等信息可知其研究方向。考生可以在其研究的方向中找个自己喜欢的小领域,比如说隋唐史专业,或者说隋唐史相关方向的常用史料有《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唐六典》、《资治通鉴》、《册府元龟》、《唐大诏令集》、《通典》、《全唐文》等等很多,看完是不可能的。要结合具体情况,某学校某个导师重点搞的是社会史,考生自己喜欢经济制度,那就找直接相关的反映经济制度的内容来看,找少数几本相关内容较多的史料来看,然后从中传找直接相关的内容,其他忽略。有些史料有人已经专门辑出了相关专史的辑要,比如民族史方面的《通鉴吐蕃史料》、《明实录西南民族史料》等等,熟悉了史料,才有“根”。

  熟悉史料后,在复试中经常会被问到看过哪些专著,看哪些好呢?怎么看好呢?

  有些考生专看导师的书,有献媚之嫌,其实不一定讨人喜欢,相信多数导师和其他参加面试的老师会喜欢更全面了解该专业学术状况的学生。

  一个领域总有一些名家,一个名家总有若干代表作,就读那些。比如民族史,有马长寿、周伟洲、王小甫、罗贤佑、陈庆英等等。这些算是近人,稍远一些的名家有关该领域的的名家名著也该看,比如今年2010年考研统考试题中那个让很多人歇菜的陈大哥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实际上也是与民族史有很大联系的。

  这些书很多,怎么看?

  考研中备考的时间很短,怎么看?

  用一种投机的办法看。了解了该领域主要专著后,列一个书单,分级。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专著是一级,这一级要全文通读。不是最有代表性的但是也比较有名的,是第二级,这一级挑重点章节看一下,其他内容扫过一遍就可以了。不太重要的但是你个人觉得有些参考价值的书是第三级,这类书只看前言(序)、后记、目录、书评就够了。

  看专著不管是哪一级的专著都要抓住要点才算读过,什么是要点?

  1.材料。2.方法理论。3.观点。

  对于材料:史学论著都必有其材料,或者称之为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没有材料就是形而上学,就不是史学。看他们写书用的什么史料,是第一手史料还是转述史料还是别人加工过的二手史料。史料是什么类别,是官方历史文献还是民间历史文献,是中国文献还是外国文献,是考古材料还是民族调查资料,是口述记录还是文学形式记录,等等,总之,要搞懂材料的性质和背景。

  对于方法理论:史学论著论证都有其运用的方法、理论,要看写书的人用的什么分析方法,用什么理论来阐述历史,比如是阶级斗争分析法还是文化冲突、是结构主义还是功能主义、是进化论的指导思想还是非进化论等等。

  对于观点:就不多说了,就是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在论证什么、结论是什么等等。

  在面试的时候如果被老师要求具体说明某本书的情况时,也请按照上述3个方面说明一本书,又有条理,不要想到什么说什么。

  上面说的是我长期看书的感受和准备复试时的经验,个人认为不仅对于应试有用,对于考上研之后的学习也用得上。我不搞近现代史也不搞世界史,但是相信阅读的方法是共同的,尤其是学术专著的阅读应该是共同的。

  提醒一点,上面的一些方法尤其是分级阅读和史籍阅读方法是根据应试具体情况而言,在考上之后一定要认真阅读,按照1.材料。2.方法理论。3.观点。来认真总结,不能再抱着投机的心理去读书,做学问不是考试,治学不能投机。顾颉刚在古史辩自序中有言:“在学问上,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学问固然可以应用,但应用只是学问的自然结果,而不是着手做学问的目的。从此以后,我敢于大胆做无用的研究,不为一班人的势利观念所笼罩了。”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3352717p1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来考研帮提升效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