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政治 > 复习经验

历史、哲学、政治学专业考研:认清自己再选择

  总得来说,我感觉很多人选择考研都是非理性的,我当初选择考研很大程度上为了和一段感情赌气——当然,我自己还是很想做学术的。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我不是十分了解。我就谈谈我的专业国际政治以及我考过的历史学。

  这两个专业毫无疑问是研究性质很强的专业,对大多数工作来说,并没有什么直接意义。本科毕业就等于失业,研究生毕业基本也等于失业(名校名专业不在此列)。其实不仅仅这两个专业,政治、历史、哲学这一类的研究生基本都是这个情况。这些专业毕业后可以做什么?(我不讨论名校和第一流的硕士,只是说大多数人)

  拿历史学来说,可以进企业吗?当然不能。可能有的学生要说,这几年可以多认识些人,积累人脉什么的,又或者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宏观的看待经济问题,思想上可以有更高的高度。我想说,一个善于积累人脉的人,不是非需要读研来积累;一个能够将历史、哲学、政治学发挥到其他方面的人,不必读研,思想也必定独立创新,这不是学校可以培养出来的。而大多数人都不具备这样的素质。

  可以做科研吗?不要以为谁都能成为吕思勉、成为钱穆,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这个素质。我觉得作文史哲研究,有几个基本素质是不能缺少的。第一,社会责任心和良知;第二,足够的敏感和独立思考;第三,坚定的毅力,能够甘于平淡;第四,优秀的写作能力和甄别判断能力;第五,良好的经济基础作后盾。这五个素质缺了任何一个,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都很难。大部分硕士生都不具备这些素质中的任何一个。因此,让他们做科研,基本上是扯淡。中国每年搞出那么多论文,真正能看的有几篇?

  剩下来的选择还有什么呢?不外乎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做老师或其他什么考试。总体而言,选择面特别窄。可是硕士教高中浪费,教大学不够;考公、考事业单位,基本上本科足矣,毫无竞争优势。我自己就有体验,我考某事业单位,我的竞争者就是厦门大学的硕士,而我是安徽财经的本科生。但是,他笔试考不过我,硕士学历对他没什么意义。

  当然,有人会说,我一定非做本专业啊!你不做本专业,你读研究生干嘛?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好比,你花了二十年考了个状元,然后去竞争武林盟主,这不是找死吗?还不如一毕业,就去找个公司企业,老老实实从基层干起,积累三年经验。以销售来说,一个在同一行业从基层开始做起,坚持三年的高中生,远比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硕士能干多了——况且还是历史学硕士。我曾经就很鄙视过我们一个讲市场营销的老师,除了会背理论,我打赌让他在卖场站一天,他半台电视机也卖不出去(虽然我是兼职,但是我从派单员做起,干过引导员、营业员,配送过货物,组织策划过促销演出,干过市场部经理助理,给别人做过培训,我自信就实际操作,我比他强)。

  很多人读研,更多是出于对未来的迷惘。大学没学到什么东西,临毕业的时候开始后悔,不知道可以做什么工作,便害怕面对社会,就想在学校再窝几年,根本上是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

  那么,我为什么当初执意考研?理由有二:第一,我失恋,感情冲动,想逃避感情,所以要考到边远之地;第二,我所说的基本素质,我觉得我具备了前四个,但是最终我被第五个条件击垮了。

  当然,如果家境不错,仅仅是想读书的,还是可以考考的。如果家境一般,学术能力不强,又没什么兴趣,只是为了混文凭,我建议还是慎重考虑要不要考研。如果最终决定考研,那么一定要考名校的好专业,否则考个二流三流,甚至四流五流的学校(在我眼里我读的大学顶多就是一个准三流),那实在是在浪费生命。

  最后声明,以上内容主要是针对文史哲专业,其他操作性强的专业,我不大清楚。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3423865p1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来考研帮提升效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