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考研加油站研招网考研论坛考研网校考研资料考研家园MBAMPAcc考研群组分类信息
官方微博分数线复试调剂
考研网 研招信息网 研招信息招生政策报考攻略考研调剂研招院校考研问答导师介绍校园美景最新更新

《2008考研政治重点剖析28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2008-04-1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重点1.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有关原理分析“十七大”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论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 发展是第一要义

首先,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是一种质变,是新陈代谢。发展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因为:

一是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二是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三是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其次,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对立统一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起决定作用,所以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上要分清主次,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现在存在许多的矛盾,主要矛盾则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这一对矛盾中生产力不发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要义。要时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综上所述,发展是第一要义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和发展。

2. 核心是以人为本(答案见重点3)

3. 关于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分析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它强调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首先,联系是普遍的,事物和世界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这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上都要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在实践和工作中采取整体的、协调的、统筹的工作方法。所以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是科学的、正确的。

其次,唯物史观认为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是辩证统一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尊重社会规律,另一方面要发挥人的自觉活动认识社会规律、利用社会规律。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使经济发展能持续下去。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统一,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统一,所以是正确的发展观。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重点2. 关于认识的本质规律问题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其含义有三: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的,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的,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获得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2) 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3) 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总之,在认识活动中反映和创造密不可分,反映是有选择、有重构的反映,即在创造性过程中实现的;创造是在反映基础上的有根据的创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制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规定与理解,同唯心主义观点、不可知论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划清了界限。

2.认识的规律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认识的规律其内容如下:“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上述原理说明:(1) 认识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质变、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意义更重大。其飞跃条件是要有正确理论指导,理论要联系实际。(2) 认识的过程是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以至无穷的,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 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4) 上述理论和群众路线是一致的,证明群众路线是正确的理论。

重点3. 关于人的本质、发展、价值问题

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属性是社会性,因此,人的本质只能是社会性。

(2) 人的社会性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3) 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凝固的、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

这一理论的意义:坚持对人的本性、本质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全面的分析,反对抽象的、超历史的人性论,抽象地谈论人的本性是善是恶是错误的观点。

2.人的价值是人的本质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1) 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因为价值来源于创造,社会的每个成员要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首先需要把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创造出来。

(2) 在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关系上,首先要强调重视集体的、人民群众的价值和作用,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以社会价值为主要取向。这就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3) 在强调人的社会价值作为首要取向的前提下,也不能否认个人价值的意义,这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人生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索取。

(4) 无论是个人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的满足,都要依赖于人的劳动创造和实践。

3.人的发展有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全面发展三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思想活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一致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人的发展越全面、越充分就越能推动社会发展。 

4.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上述四个原理说明了“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价值和人的自我价值的统一;以人为本体现了对人全面发展的追求和对人的价值、个性等方面的尊重;以人为本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对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重点4. 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方法分析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的特点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方法就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即对立统一的方法。它包括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差别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四个理论。运用上述理论分析和谐社会的特点如下:

1.矛盾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全部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在我国现阶级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许多矛盾,而且任何矛盾都有正反两个方面,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所以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它们之间是区别与联系的

统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就是说,没有各种差别和对立也就没有和谐。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清楚认识到和谐社会是包含各种差别的和谐,反对绝对同一和绝对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3.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

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着许多矛盾,但总体是和谐的,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的。只有集中精力抓住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达到真正的有差别的统一与和谐。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和谐,由此推动事物的前进发展

我国社会存在的许多矛盾,矛盾解决了,社会就进一步向深层次前进发展了。建立和谐社会,就是使多种矛盾融合为一个新的事物,社会发展就是社会矛盾既对立又统一、转化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积极努力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向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方向转化。

重点5. 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材料1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相互冲突中生产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7

材料2

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摘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694

材料3

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的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运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历史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2) 结合材料123,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偶然性和必然性辩证关系原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要点:

(1) 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社会发展有决定性。人类社会这方面也像自然界一样,实质上服从同一运动规律。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就体现了社会规律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人的自觉活动可以认识社会规律、利用社会规律,在社会主义遭受挫折时经受锻炼,坚定信心,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 第一,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同样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虽然人类社会总趋势是上升的,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过程中出现过多次王朝复辟,社会主义出现的严重曲折,都充分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二,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在事物发展中都起作用。任何偶然性背后都有必然性在起作用,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实现和开辟道路,某些偶然事件会造成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所以,人类世界的历史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还会出现大幅度的倒退。第三,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因为这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新事物辩证否定旧事物,继承其优点,克服其缺点,并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所以更有远大的前途和生命力。

(3) 社会主义是新事物,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经历一个长时间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新陈代谢原理的具体表现,但社会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同旧事物的斗争有一个由弱到强、反复较量、逐步取代或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总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前进和曲折性相统一这一历史辩证法的通俗表达,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思想都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

重点6. 关于文化结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

1.文化结构概念

文化结构就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的结构,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系统化的社会观念及其联接方式。

2.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

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文化结构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其表现有: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性,即先进的文化结构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文化结构起阻碍作用。

3.文化结构的社会功能

(1) 广义的文化结构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① 信息功能,即文化实施着传递社会经验从而维持社会历史持续性的功能;② 教化、培育功能,即人创造的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的功能;③ 社会发展动力功能,即文化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介形式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功能;④ 认识功能,是指文化在提供人的认识背景时,它作为各民族既得的思维传统制约着人的思维过程,因此,文化也成为各民族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2) 狭义的文化结构是指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反映,也就是意识形态。它的社会功能表现为四个方面:① 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具有社会意识的认识功能。② 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是指它维护、肯定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现实性与合理性,并回击同自己的性质相反的、敌对的意识形态的攻击。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现实的维护和批判的功能是辩证统一的。③ 调控社会和人的功能。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导向作用,影响人们的活动。④ 创新功能。是指能超越社会现实的局限而创造出新的观念,并且能在新观念指导下通过社会实践,实际地改变社会现实,创建新的社会形态,这是意识形态功能的最高表现。

4.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我们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引领社会思潮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必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文化建设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

名师经典课程大放送,免费索取点这里!>>


分享到:
相关专题:考研图书  政治图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热点专题

考研网热点文章
更多热门文章>>

考研论坛今日热点话题

进入论坛>>

考研网最新更新

更多更新文章

热点考研院校

更多研招单位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友情链接 - 最新更新 - 专题列表

Copyright © 1999-2014 KaoY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考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26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121号

考研资料,考研经验,最新重点,高分技巧,考研帮客户端,考研必备利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