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考研加油站研招网考研论坛考研网校考研资料考研家园MBAMPAcc考研群组分类信息
官方微博分数线复试调剂
考研网 研招信息网 研招信息招生政策报考攻略考研调剂研招院校考研问答导师介绍校园美景最新更新

《2008考研政治重点剖析28题》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008-04-10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重点7. 马克思的货币和货币流通理论与加强对货币及货币流通的管理和调节

1. 马克思的货币和货币流通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货币产生的理论。价值形式发展表明: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货币产生说明: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第二,货币流通理论。首先,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为商品流通服务。其次,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待售商品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为限。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货币流通进行管理与调节,必须自觉遵循货币流通规律,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社会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扰乱价格体系,扭曲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混乱;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可利用资源闲置浪费,经济萎缩,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发社会和政治问题。近年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导致主要生产资料消费品价格上涨,物价上涨压力增大。到20078月底,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6.5%,创下10年来的新高。10月份CPI同比上涨6.5%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已取得初步成效。因此,遵循货币流通规律,对货币流通进行有计划的管理与调节,保持币值和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

重点8.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与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1.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通过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的交换,阐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的条件和规律,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必须按比例发展,这对一切社会化大生产,尤其是社会主义生产都是适应的。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首先要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必须建构和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比例协调、结构优化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2. 按照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要求,发展国民经济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原则。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又好又快”,简单地说,就是好中求快,优中求进,坚持把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在“好”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发展。在过去一个时期,我们曾经强调“又快又好”,现在又把“好”置于“快”之前,这不是简单的文字顺序调整,而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的重大发展,意义重大。3.又好又快,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重点9. 资本主义制度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共同经济现象的比较

1.决定一个社会分配制度的客观依据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分配方式,个人收入分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因此,决定一个社会分配制度最根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尽管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社会主义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就是说,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按劳分配是主体,能够保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实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是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就是说,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按资分配是主体,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因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优越性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客观要求和必然实现,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标志和实现分配方式。坚持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分配领域就必然表现为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如果否定或削弱按劳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就必然会损害与削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保证。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动员各种要素参与经济建设,做到社会财富充分涌流,造福人民。

重点10. 资本主业制度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及其比较

1.效率和公平都是一个社会所要追求的目标

所谓效率,是指人们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产出的劳动成果的比率,也就是收入与产出比率的较快提高。所谓公平,主要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公平与效率之间,效率是公平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中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单靠市场机制调节,不能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协调,如果任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必然导致收入差距过大,甚至两极分化。因此,政府必须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协调效率与公平这两大社会目标。

2. 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协调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实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和按资分配,尽管政府也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解,缓解社会矛盾。但从根本上讲,不可能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协调。资本主义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从根本上讲,能够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协调。但是也应看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效率与公平之间也会发生矛盾;但社会主义制度下这种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效率与公平不是不可兼顾的。

3. 对我国居民当前收入差距的认识

对于当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应从以下几方面认识和看待:① 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是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提高基础上产生的收入差距。也就是说,是在共同富裕目标下产生的差距,是相对差距而非绝对差距。② 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从总体上来看处于开始进入过大区间,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而且,一定的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必要的、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利的。③过大的收入差距对经济社会发展会造成严重后果。④ 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是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带有规律性的一个现象。

4. 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和贫富悬殊的利益分配格局都不利于社会和谐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当前为了解决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集中精力又好又快的发展经济,进一步做大“蛋糕”。这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基础。

第二,进一步完善维护社会公平的政策措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以公平为核心编织“安全网”解决初次分配带来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分配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第三,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

第四,整顿、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调节收入分配格局,概括地说,就是十个字: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

重点11. 打破行业垄断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案例材料

春运期间,有几个现象往往同时发生。一是票价上涨引起乘客怨言;二是车辆超载,乘车环境恶劣,并因此造成交通事故频发;三是“黄牛党”猖獗,假票泛滥。

铁路部门上浮票价的理由之一是调节春运期间的旅客流量,缓解运输压力。但是,按照经济规律,运用价格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必须考虑需求弹性。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引起需求明显变化,即富有弹性,价格变化对需求的调节就比较有效;否则就无效或者效果不明显。春运期间的铁路、公路、客运作为服务产品,缺乏弹性或者弹性明显较小。价格上浮对旅客量的调节作用不说无效,至少似乎效果不明显。这是因为:第一,我国春节是最受百姓重视的传统节日,票价上浮几乎不可能阻止人们回家的脚步。第二,铁路作为长途客运方式的替代运输工具较少,有些路线没有汽车、民航、船舶等替代工具,火车票价上浮后,普通乘客,特别是民工别无他途,只能承受票价上浮的负担;有些线路虽然有替代工具,但这些替代工具也实行价格上浮。或者取消平时的价格折扣,结果乘客也只能选择铁路。所以,尽管每年票价上浮,旅客仍然有增无减。

通过提价来调节供求关系,还应该考虑供给弹性。如果一种商品富有供给弹性,价格上调后能够引起供给明显增加,那么对供给就会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最终使供给增加,价格回落。但由于目前的铁路是行政垄断行业中市场化程度最低的行业,所以成了这类行业中产品短缺最严重的行业。行政垄断主宰的行业,是不会主动提供充足产品的,一旦供给充足涨价的理由也就不复存在。当然,铁路部门可以调整春节期间客运和货运的比例,通过减少货运来相应增加客运,事实上这样做的确大大增加了短期客运容量。但这毕竟是改变运输结构的结果并没有提高总体运输能力,因此并不意味着票价上浮增加了运输总供给。所以,年复一年春运仍然紧张。

几年前读过一则消息,由于铁路竞争激烈,美国某市一民资铁路运输公司的经理,当着所有乘客的面在火车上的厕所里用餐,以表明该公司上乘的服务设施。这个信息告诉我们,只有让市场主体参与铁路竞争,让他们拥有独立经营的线路和调度系统,结束一家独霸市场的垄断局面,才能形成充足的客运运力,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从根源上防止“黄牛”等铁路客运猫儿腻的发生。

为打破中国铁路垄断,放宽非公有资本的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参与铁路建设与经营,铁道部在2005722日宣布对国内非公有资本开放四大领域:铁路建设领域、铁路运输领域、铁路运输设备制造领域、铁路多元经营领域,同时还出台七项措施,为非公有资本的进入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保障。

结合本案例(材料),阐述打破行业垄断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在我国,铁路行业与电力、电信、民航、石油等都属于自然垄断行业,处于垄断经营地位。春运期间火车票价上浮不过是铁路部门依赖其垄断地位、在不提高效率的情况下提高行业利润及职工福利的一种手段而已。不可能从根本上调节春运期间的客流量、缓解运输压力。目前的铁路是行政垄断行业中市场化程度最低的行业,铁路行业的垄断经营从根本上影响了铁路行业效率的提高和运能的增加以及铁路行业的发展,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导致了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打破铁路和其他行业的垄断,是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内在要求。从根本上逐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体制改革和价格改革,直接目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稳定价格、支持产业、惠及百姓;而其长远意义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的关键是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进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在这方面,铁道部已迈出了扎实的一步。铁道部已放宽非公有资本的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参与铁路建设与经营。

重点11. 资本主义制度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

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体制的选择上有趋同倾向,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采取市场经济体制。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具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共有的一般特性。主要有: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经营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经济管理法制化。

3. 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因而呈现出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同的根本点。①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是多种所有制。但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中资本家私有制占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而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②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都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社会主义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就是说,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按劳分配是主体,能够保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实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是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就是说,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按资分配是主体,必然导致两极分化。③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虽然也能解决一时的经济总量平衡问题,但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重点12.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

1.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持续增长,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中。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但是,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整体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因此,在新形势下,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努力在“走出去”方向取得明显进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第一,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第二,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扩大出口。第三,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第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赋予企业更大的境外经营管理自主权,促进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确立跨国公司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民族富强中的国家战略地位。

名师经典课程大放送,免费索取点这里!>>


分享到:
相关专题:考研图书  政治图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热点专题

考研网热点文章
更多热门文章>>

考研论坛今日热点话题

进入论坛>>

考研网最新更新

更多更新文章

热点考研院校

更多研招单位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友情链接 - 最新更新 - 专题列表

Copyright © 1999-2014 KaoY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考研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26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121号

考研资料,考研经验,最新重点,高分技巧,考研帮客户端,考研必备利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