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数学 > 复习经验

数三142:二战学渣谈谈两年数学的教训与感悟

  【摘要】其实本来不是很想写帖子,因为本身数学分数不高,虽然内心丰富,但是词汇量不够,生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误导了别人。个人也在论坛收获很多、对数学的整体感悟也挺丰富的,在众多学弟学妹的建议下还是决定写这篇帖子,在此笔者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但是由于个人感悟很难以避免主观色彩,所以,有什么不得体的地方还望各位指正,先谢过各位看官!

  笔者来自祖国大西南一所不知名高校,今年二战考的帝都某985的经济学院,总分不是很高,排名也在中等,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笔者大学数学的课程几乎都是考前一周突袭通过,所以在备考之前整个数学的状况算是零基础。2017年考研二战,数学三成绩142,分数不高,个人不是很满意。首先是二战时候最后两个月身体出现了问题,每天晚上压力大的睡不着,所以导致最后上考场时候状态比较差;其次呢,必须承认,二战的时候整体的数学水平跟一战时候的水平无法匹敌。所以在这篇所谓“经验贴”里面笔者主要谈一下一战时的备考状况,希望我的教训能给后辈一些感悟。

  一、备考用书

  1.教材(高数、线代、概论)★★★★★

  2.李正元《2015年数学复习全书》★★★★★

  3.李正元《2017历年真题解析》★★★★★

  4.《基础过关660题》★★★★

  5.刘坤林.应试导引与进阶系列《微积分通用辅导讲义》、《概率论通用辅导讲义》★★★★★

  6.陈文灯《2015数学复习指南》★★★

  7.合工大超越、共创模拟卷(两个机构每年各五套)(2015-2017)★★★★


  PS:对数学要求134分及其以下的同学,备考书单里面我推荐1、2、3。对于135-144的同学,我推荐1、2、3、4、6。对于145分以上的同学,我推荐123456。好了,辅导书这部分先交代到这里。

  二、数学复习的整体情况

  数学复习的整体思路。首先很多人可能关心自己的数学基础,其实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基础薄弱。那么怎么判断一个人基础是否薄弱呢?笔者认为在备考前随便找张数学05-17的真题在规定的时间做一下,如果能做到90以上,这说不属于基础薄弱者,90以上的同学现在就可以关了本帖子了,90以下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继续阅读。

  另外,有些同学可能问需不需要看课本,我觉得课本还需要认真看,数学150分至少有135分的内容属于基础知识,低于这个分数的同学请自己面壁反思。看课本时候也不要纠结多少遍,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数数,看书没有遍数,什么时候看懂什么时候为止。同样地也不要纠结某某书自己做了几遍,遍数什么都说明不了。相对于高考数学,整个考研数学(一、二、三)都比较简单。所以在备考时候千万不要给自己划圈,一定要避免给自设定上下限。数学的复习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其一是方法;其二是态度;其三是数学辅导用书。

  1、方法和心态

  数学的全部真理在于“推理”二字。推理体现在数学的复习上可以用“数学思维”四个字概括。那么“数学思维”该作何理解?他就是在我们做题目时,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再加上一些逻辑储备,最终能推导出某些结论,当然这些结论中最重要的是题目要求的答案。有时候我们看到有些题目不会做,感觉无从下手,而看完答案之后才大跌眼镜:原来是这样!笔者认为至归根结底是缺乏数学思维,不知道怎么用已知来推导未知,也就是根本不会做推理。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反思,是不是很多题目我们根本没做推理就妄下结论?是不是有时候“想当然”了?

  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但是对于考研数学来说,笔者认为存在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个方法具体又是什么呢?就是学习“推理”,从高等数学开始入手,把书上每一个公式定力都亲自“证明”、“推理”几遍。要知道,整个数学复习的精髓就在于这些公式、定理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推理过程,而不是我们知道多少东西、做过多少题目。

  在这里很多人都会反驳我说:学习这些证明有什么用?数学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各个公式、定理之间的证明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路,我希望我们不要把考研仅仅当作考试,而应该把它当作补充知识、弥补差距的过程。慢慢养成习惯,这种属性就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了,每当我们看到题目以后都会有一种条件反射,可以快速地反应出来该用何种方法解题。当你做到这些的时候,数学就已经成功一半了,这时候做大多数题目根本不需要动笔,口算即可给出答案,而且速度很快。

  2、另外计算也是数学及其重要的部分。

  计算能力关乎最后能够考多少分,计算能力的培养要简单很多,不要为粗心大意找借口,马虎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笔者建议粗心大意的同学在计算时要慢一点,每一步都要给出清晰的计算步骤,这样练习一个月基本上就能达到考研数学的要求。

  考研这条路虽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多向师兄师姐请教,因为你要走的路他们才刚刚走过,而且很多东西都没有遗忘,你如果请求他们的帮助,师兄师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是很乐意的。

  (我是实习小编西瓜亢: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得丰盛。)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来考研帮提升效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