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新闻资讯 > 求职就业

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已公布,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攀升。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再创新高,达874万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不仅对宏观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也造成了冲击。

  1、疫情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

  2020年这个毕业季,注定非比寻常。受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求职、招聘、面试、签约,节奏需要重新调整。我们该如何研判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22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与去年同期相比:

  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求职申请人数增加69.82%,CIER指数低于去年同期的2.82。

  在供给方面:

  1月和2月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幅分别为5.85%和12.30%,3月份毕业生开始进入春季招聘市场,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幅高达143.25%。

  在需求方面:

  1月份对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加了1.83%,2月和3月招聘需求人数同比下降了21.67%和26.69%

  从整体看:

  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怎么样?《报告》显示,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求职申请人数增加,3月份毕业生开始进入春季招聘市场,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幅高达143.25%。综合来看,在疫情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影响,使得一季度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果想看更多的就业形势可以参考:1、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这个“不容乐观”该如何看待?“就业虽困难,但依然充满希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记者对记者明确表示。随着疫情的好转,就业困难将会得到缓解的,下面看几毕业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2、高校毕业生薪酬如何?

  具体来看,毕业生期望薪酬总体呈正态分布趋势,在5000元-6000元和4000元-5000元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2.0%和21.4%;其次,为6000元-7000元,所占比例为13.4%;再次,为3000元-4000元和7000元-8000元,所占比例分别为11.9%和11.5%。不同学历、不同学校类型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分布情况有所差异。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薪酬亦是有差距,从这个角度看,考研成为一大潮流也不足为奇。但是研究生薪酬期望值与其实际薪酬相符吗?这篇文章有解读到:高校毕业生深圳校园招聘会举行 研究生薪酬值高于企业

  3、高校毕业生更希望选择哪些就业方式?

  《报告》显示,单位就业为毕业生主要去向,75.8%的高校毕业生做这个选择;自由职业和升学所占比例分别为7.7%和7.5%;而选择创业或其他的毕业生比例最低,仅占2.8%;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拟考研”“拟出国”及“暂不就业”等形式的慢就业,比例为6.2%。

  4、高校毕业生都有哪些就业平台?

  这些平台包括电商直播平台、知识密集型咨询服务平台、生活服务业平台等等。“我了解到有的小说写作发布平台拥有810万名签约作家。这些新职业、自由职业将带来更多新变化。”曾湘泉说。

  5、高校毕业生为什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有实习经历、求职目标明确、社会实践经验丰富至关重要——毕业生别好高骛远,高校补齐毕业生能力培养这一课。同时,读研继续深造也是一个选择,但不能把读研和找到更好的工作划等号,这是因为,很多人一旦读研,就又开始好高骛远:研究生找工作,供大于求,为何仍喊工作难找?

  曾湘泉表示,“能力不足”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掣肘之一。多年来,能力培养一直在高校学生培养中如影随形,为什么依然“能力不足”?曾湘泉认为,“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毕业生能力标准。知识的培养是一方面,但能力的建设应更为重视,能力是什么?比如阅读、写作、听说、计算等,这些基本的技能训练没有纳入到培养体系中来。”于是,就会出现高校毕业生被基本的说明文难倒这类现象。“以哈佛大学为例,它所有的课都可以选修,但是说明文写作是必修课。一篇文章,只有先准确表达之后,才能形象生动。但是一些高校毕业生写文章容易离题万里,抓不住重点。”

  曾湘泉认为,这些都是高校亟待补上的课程。而对于求职大学生来说,又应该做好哪些呢?“对于个人来讲,我认为应该降低预期,树立正确的职业成功观,不应好高骛远。同时,我认为要重视实习,因为实习是解决认知偏差的重要手段。有哪些能力需要补足,都能在实习中暴露出来。”曾湘泉说。

  6、对于社会来说,应该给今年这个特殊年份的应届毕业生哪些支持?

  曾湘泉说,应该加大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比如在平台就业方面,如何为灵活就业的学生提供就业合同、五险一金保障,乃至积分落户方面的相关政策,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高校应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关注新经济、新业态和新就业,建立全方位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基地,切实重视学生硬技能和软技能的全面培养,将提升各项素质和能力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改革的中心任务。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相关信息: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