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指导

      考研帮为大家整理了选择题答题技巧,以及分析题最可能考到的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助大家在考场上顺利发挥自己的实力。

      温馨提示:答题技巧部分,尤其是选项概率部分,考试的时候请在对选项迟疑难辨的情况下使用。分析题选取的重点问题,只是对往年真题和今年热点的预测,并不能代表分析题都只考这些问题,希望大家根据此专题,把握重点,全面复习。

选择题答题技巧

常见干扰项设置
12种干扰项设置

1、张冠李戴

      这类题目往往以相关的知识或相近的时事作干扰选项,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重要时事,要尽可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

2、鱼目混珠

      试题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选项,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在政治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题目。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

3、偷梁换柱

      这类题目通常是在选项中偷换概念或转换论题,考生稍不注意就会误选。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将题干所涉及的概念和选项的概念作对照,看其内涵和外延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不可选。

4、正逆颠倒

      命题者在试卷的中间部分,一改正向思维的模式,插上一道逆向思维的试题,常常导致一些考生失误。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在于判明题干的方向,在确认题目是逆向选择题的前提下,只要将原来正确的选项舍去即可。

5、主次颠倒

      这类题目常将概念间的主次关系颠倒,粗略看来,选项意思和题干非常吻合,其实是以非辩证性干扰辩证法。答这类题一定要注意对应概念间的主次关系,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与政治、国体和政体等,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是前者决定后者,要警惕命题者以貌似辩证性的手法加以干扰。

6、因果倒置

      命题者在因果关系的选择题中,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和透彻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联系。解这类题,一要注意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二要注意题干和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因果型的试题要注意题干和选项之间的因果 关 系是否成立,选项是不是题干所述原因的原因。如果是果因型试题尤其要注意检查选项所述原因是不是同义反复,有没有因果倒置。

7、同义反复

      这种手法通常是在果因型,或者题干有"说明"、"表明"之类的选择题中,设置重复题干意思的选项,考生如不仔细辨析,就会错选。解这类题,要注意将选项和题干逐一比较,舍去不属于题干的原因的选项,如果是最佳选择题,只能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个选项。

8、以偏概全

      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设计的选项,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选项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选项舍去。

9、添枝加叶

      命题者在题干或选项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答这类题,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选项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来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须舍去。对题中出现的"所有""任何"、"一定"、"都"等字词一定要慎重推敲。

10、似是而非

      这类题目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选项,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理论和题干的规定性,对相关选项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选项所干扰。

11、答非所问

      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有意识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选项作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解答这类试题,只能选择那些和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选项。对那些和题干无关的选项,不论其本身的说法多么正确也不能选。

12、舍本求末

      试题以现象或假象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东西。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必须把"现象只看作是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自觉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才能排除干扰,否则就会舍本求末,导致失误。

多选题解题技巧
一、答题思路的关键

      正确和切题。"正确"即选项观点正确,先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选项留下正确的选项。"有关"即选项的观点与题设的题意有关联性。如果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毫无关联;或者是对题设意思的变相重复;或者选项的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设的规定性,都必须排除。

二、多选题答题技巧

1、又偏又难的知识点一般可以排除

      从命题特点上看,正由于多选题难度系数高,则考察内容的难度会相对降低。一般不会把又偏又难的知识点,作为多选题的首选。也即多选题又偏又难的知识点考试概率低。

2、选项对立取其中一个

      在政治多选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如果有选项表述彼此对立,或者矛盾,则其中一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3、选项相互支持,两个都选

      假若有两个选项A和B,A可作为论据支持说明B,或者因为A所以B。那么,AB都是正确答案。同理,假若有三个选项A、B和C,AB可作为论据 支持说明C,或者说是,因为AB所以C。

4、经验、常识、政治意识错误,直接排除

      在多选题中,有些选项不受题干内容限制,凭借经验、常识或政治意识即可直接判断是否是正确答案或者错误选项。也就是说,这类选项通常在任何的语言环境中都是正确或错误的。

三、多选题答案的"概率"

1、"4选3"答案组合永远较多

      多选题答案的组合只有3种组合:4选2、4选3以及4选4。15年真题多选题有12道"4选3"、3道"4选2"、2道"4选4";14年真题多选题有8道"4选3"、6道"4选2"、3道"4选4"。往年真题中"4选3"组合的答案比较多,其他两种组合的则相对较少一点。在做完题后,可以检验一下"4选3"的答案是不是相对较多。

2、多选题的干扰项在18个左右

      17道多选题,共有68个选项。通过对历年真题进行统计,最多的一年干扰项是22个,最少的一年是14个。取中间值大概干扰项是18个。可以根据此点进行检查。

3、四个选项全选的最大可能性是形势与政策部分

      形势与政策一般是按照中央文件出题,尤其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全选情况很常见;但是近几年也出现非全选的情况,这主要是出题者加入一些明显的错误选项。所以时政部分,没有明显错误的可以考虑全部选上。

4、马原部分基本没有全选

      纵观各年真题,马原部分四个选项一般都会出迷惑项。也就是说马原部分全选的概率很低。如果你做出的结果有全选的情况,需要仔细斟酌。

分析题重要知识点

      网上有各种分析题的答题模板,帮帮建议大家不要投机取巧。掌握好知识点,才是最重要。考研帮老师为大家精选了一下各个科目最可能出大题的知识点,这些一定要掌握呀!

马原必背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性的关系

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

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4对世界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不同回答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6、运动和静止,时间与空间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有条件性;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7、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产物,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能动性集中体现在意识能动地反映和创造世界。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三、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关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度。联系具有一系列的特点:

1联系具有客观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

      系统特点: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2、发展的实质

(1)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2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3、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整体与部分,又称全局与局部,是一对广泛使用的辩证法范畴;

      整体与部分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

(2)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3)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并非确定发生,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或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2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3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4)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1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趋势;

2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5)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6)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1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2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3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哲学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2它是贯穿各个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认识的实质;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1)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2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

3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

1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2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2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1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

2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2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性

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2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认识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认识度要掌握适度原则。

2、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六、唯物辩证法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1、体现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思想;

2、辩证法要求我们用整体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四个全面"贯彻了全面看问题的方法;

3、"四个全面"也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

七、认识与实践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有三:

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地能动性;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2)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1物质生产实践;

2社会政治实践;

3科学文化实践。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2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A.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B.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2)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八、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有三层含义:

      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B.世界是可知的,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C.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A.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B.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化;

      C.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2、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社会实践总会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及其特性

1"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两者的关系中形成的;

2价值的特点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九、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构成及作用

1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1劳动资料,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2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生产资料;

3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涵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十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1)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

(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分为:

1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2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十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十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还是英雄?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毛概重要知识点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要性

1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2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3是为解决面临的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4问题意识和人民情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的最深刻根据,它集中体现了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

1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

2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

3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4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4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三、中国梦

1、中国梦思想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

3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2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四、如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要是在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切实承当起相应的国际责任。

1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

2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实施互利共赢战略,要着力建构互利共赢格局;

4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五、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

2要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机遇,以开放促发展;

3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4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2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3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

      A.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B.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

      C.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D.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七、经济新常态

1、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

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2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3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4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3、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2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3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4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政治文明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

2、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九、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如何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须坚持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2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4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

5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

3、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首先要充分两者的内在一致性

十一、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2、要使其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3、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

4、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十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十三、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2、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3、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十四、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

1、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十五、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1、解决我国在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认识新形势下社会治理规律,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十六、如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这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2、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4、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十七、如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1、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2、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3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十八、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十九、如何全面从严治党

1、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2、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

3、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二十、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1、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坚持惩治不放松;

3、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4、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史纲重要知识点
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二、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局限性和教训

1、失败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上,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1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3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把儒学中的封建纲常伦理原则保留了下来;

4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于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2、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三、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四、戊戌维新运动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具体为:

1、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维新派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

五、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2、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

3、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根本原因: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过大;

2主观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1、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3、党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4、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八、国共合作的形成

1、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合作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2、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1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3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九、抗日战争

1、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

2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3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

2、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1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A.毛泽东思想;

      B.坚持抗战的旗帜;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E.民族先锋。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十一、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1、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2、从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3、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导,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世界人口总数1/4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4、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十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1、在九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做了三件大事:

1进行新民主主义改革;

2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3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1一是到2020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2二是到本世纪中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思修重要知识点
一、理想信念以及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作用

(1)理想信念含义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2)理想信念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2)正确对待现实中的顺境与逆境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2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一帆风顺,也可能会遇到逆境,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

3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

3、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4、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立志当高远;

(2)立志做大事;

(3)立志须躬行;

(4)伟大出自平凡。

5、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2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3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习近平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要靠发展。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2)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习近平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

二、中国精神的传承弘扬

1、中国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习近平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1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2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3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2)正确对待现实中的顺境与逆境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3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4)全球化背景下更加凸显爱国主义的价值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需要着重树立以下三个观念。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2、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既需要情感的基础,也需要理性的认识,更需要实际的行动。爱国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

(1)推进祖国统一

1推进祖国统一,必须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2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4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2)促进民族团结

1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民族事务的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2努力增进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使各个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3认清"藏独"和"疆独"等各种分裂主义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坚持原则、明辨是非,不信谣、不传谣,不受分裂分子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2是增强国防意识;

3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具体体现为:

1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2改革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2)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

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3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不断学习和积累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性思维方式,勤于思考;积极投身实践,勇做改革创新实践者和生力军。

三、人生价值与人生环境

1、人生价值

(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人生的自我价值,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2)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杜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3)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4)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5)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2、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3、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1)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2)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3)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4、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1)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1平等原则;

2诚信原则;

3宽容原则;

3互助原则。

(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正确认识竞争;

      竞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

2正确认识合作;

3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两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

5、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1)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2)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四、中华传统美德与革命道德

1、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3)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2、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为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这两种观点割断了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否定道德的历史进步性。

3、中国革命道德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4、中华美德与中国革命道德的关系

      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中华传统美德的长期发展和丰厚积淀,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中国革命道德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摒弃了传统道德的槽粕,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延续和发展,是超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局限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道德。

5、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6、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2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大,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会更大;

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4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2)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1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

3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4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5自觉学习道德模范。

五、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1、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1)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2)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2、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1)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

(2)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3)努力提高践行杜会公德的能力。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怎样认识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关系

      网络道德是道德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道德是在虚拟的网络生活平台建立起来的,现实社会道德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4、职业道德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内容。

(2)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1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2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3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5、家庭美德

(1)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

(2)积极弘扬家庭美德

1认识家庭美德的重要性;

2营造良好家风;

3遵守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6、个人品德

(1)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1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2)追求崇高道德境界

1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

2脚踏实地,敢于担当;

3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七、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与法律权威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抓手。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

1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

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十六字方针。

2、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法律权威的含义和决定要素

1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

3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

4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

(2)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1信仰法律;

2遵守法律;

3服从法律;

4维护法律。

八、法治思维与依法治国

1、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1)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

1在依据上

      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也是行为的根本指南;

2在方式上

      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纠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反对因人而异和亲疏远近,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

3在价值上

      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是一种"多数人之治"的民主思维,而且这种民主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的,避免陷入无政府主义或以民主之名搞乱社会;

4在标准上

      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1法律至上

      法律至上尤其指宪法至上,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一切法律的依据。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2权力制约

3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4人权保障

      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司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养成人权保障思维,不仅有利于尊重别人的人权,也有利于依法保护自己的人权;

4正当程序

      程序的正当,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方面。

3、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1参与立法讨论;

2依法行使监督权;

3旁听司法审判;

4参与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活动,增长法律知识,锻炼法治思维。

(4)养成依法办事习惯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2)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3)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5、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1)深刻认识宪法实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

(2)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

1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2加强宪法实施;

3加强宪法实施,要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3)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

      加强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要注意与西方国家宪政划清界限。这种宪政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决不允许把我国的宪法实施与西方国家的宪政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