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政治 > 复习经验

【精品原创】2015考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各种“运动”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历史科学课程,其中涉及到“运动”有那几处,跨越两个世纪近百年的一个王朝有个民国,涉及到地主改良阶级、资产阶级革命党、追求进步的学生、中国共产党队伍建设等中国多阶级的社会活动。
  在近代史中,这些运动都属于社会运动,是指有组织的一群人,有意识且有计划的改变或重建社会秩序的集体行为,主要包括改革运动和革命运动。按时间顺序大致有如下几个运动:
  第一个运动是洋务运动。(属于地主阶级自身领导改革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所谓“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北洋,福建,南洋舰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对洋务事业思想完整表述:“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中学支配西学。),此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业绩:
  (一)兴办近代企业。1、军用企业。(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最大兵工厂);金陵机器局(南京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最大造船厂);天津机器局(崇厚);湖北枪炮厂(张之洞汉阳)2、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淮军、湘军;福建、广东、南洋、北洋水师<主力>)(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继承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倡“自强”、“求富”(口号);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不是要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洋务运动的失败。标志: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的特点:1、封建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运动比起太平天国和明天说起的戊戌变法更容易考)
  二、维新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甲午惨败,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知识分子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前列,他们代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这也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新的高度:不但科学技术,还要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代表人物:康、梁(其学生为蔡锷是护国运动的发起人,梁本人后来与革命党的分歧中被称为保皇党)、谭嗣同、严复。
  作为方面:
  1、向皇帝上书(1895年因甲午战争“公车上书”<考生坐的免费班车>);
  2、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严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
  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4、办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5、设学堂(康有为万木草堂梁启超实务学堂(长沙)
  6、办报纸(梁启超《实务报》、严复《国闻报》、湖南《湘报》(其中2,4,6需背下来)
  在此期间:政界有三派:出了新兴的洋务派就是与维新派对立的守旧派。三派(主要是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对峙的焦点是: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这些问题多与“西学中体”有关。论战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戊戌变法共计103天,又称“百日维新”。意义:(1)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3)思想启蒙运动。4、改革社会风习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失败的原因: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内因):(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幻想帝国主义支持;(3)、惧怕人民群众;外因:守旧势力强大。
  三、保路运动(群众革命运动)
  清朝末年掀起的保路运动也称作“铁路风潮”,是四川、广东、湖南、湖北等省人民反对清政府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这次保路运动,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而且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为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而它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四、新文化运动
  袁世凯死后,在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称为北洋军阀(也是国民政府)。他们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以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靠山。袁世凯称帝时,提倡尊孔复古,引发了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实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两大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新文化运动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新青年》)民主和科学的具体涵义:在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实用主义、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和罗素的新唯实主义这类用某些自然科学成果装饰起来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他也认为是科学。)目的:实现在中国“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即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这个目标。
  有的人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已经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了,原因: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二、一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为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合宜的土壤。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分成两个潮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继承了它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另一部分人(如胡适)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继续。
  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写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确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国内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五四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只是李大钊这样个别的人物。)
  五、五四运动(学生运动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参加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的特点:
  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其次,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陈独秀说,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人也受了两个教训:一是无论南北,凡军阀都不应当存在;一是人民有直接行动的希望。五四运动遂应运而生”。毛: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驱逐富人的事实,使“全世界为之震动”。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
  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过程:6月5日起,上海工人为声援学生先后自动举行罢工。随后扩展到了20多个省区。
  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因次,成了中国革命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六、工农运动(工人农民的革命运动)
  主要集中在党的二大到三大之间。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全国发生了包括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开滦五矿工人罢工等大小罢工100余次。
  1925年5月30爆发了我党领导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五卅运动。它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除了工人运动,农村里还有农会领导的农民运动。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来考研帮提升效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