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政治 > 复习经验

干货:2020考研政治选择题必背考点(下)

  摘要:选择题是考研政治得分的关键。从分值分布上看,选择题占据了半壁江山。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今天和各位小帮主分享下考研政治的选择题考点,这是第二部分,一起来看看吧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提法

  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推翻三座大山)

  中国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的最基本动力:工人阶级

  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阶级

  中国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的范畴: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中国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

  中国革命的方法:群众路线

  中国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土地革命

  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分清敌友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二、中国社会性质、矛盾和任务之演变

  1、民主革命时期(1840年-1949年)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即反帝反封建)。

  2、建国初期(1949年-1952年)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

  主要矛盾:全国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即继续反帝、反封建、反官资)。

  3、土地改革完成后(1953年-1956年)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

  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改造(消灭资本家剥削,改造私有制)。

  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党的十八大(1956年底-2012年)社会性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要矛盾:1.党的八大的提法: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提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5、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2012年-)社会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三、马原部分知识点中的“最”

  1.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马克思主义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和规定物质的,物质最本质的规定是客观实在性。

  3.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4.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5.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6.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7.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8.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9.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10.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1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但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12.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四、考研政治重要会议总结

  1.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名称,党的性质、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

  2.中共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开始采取其他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关系革命成败的大问题。

  3.中共三大:共产党以个人的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4.中共四大: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

  5.八七会议: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纠正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提出发动秋收起义。

  6.遵义会议:解决了组织问题、军事问题。

  7.瓦窑堡会议: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

  8.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9.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0.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三大作风。

  11.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途径;提出“两个务必”。

  12.中共八大: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13.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以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4.中共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5.中共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6.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

  17.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

  18.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五大发展理念。

  19.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

  20.中共十九大:新时代、新理论、新战略。

  21.十九届二中全会:宪法修订。

  22.十九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五、毛泽东同志重要著作之总结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③《反对本本主义》

  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

  ④《战争和战略问题》

  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2.关于党的思想路线

  ①《古田会议决议》

  明确提出了纠正主观主义的问题。

  ②《反对本本主义》

  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③《实践论》、《矛盾论》

  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对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④《改造我们的学习》

  对“实事求是”概念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3.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②《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

  4.关于抗日战争《论持久战》

  集中全党智慧,系统阐明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5.关于延安整风

  《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

  成为延安整风的指导性文献,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

  6.关于建国方案

  《论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还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7.关于社会主义的建设

  ①《论十大关系》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8.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新阶段》

  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9.关于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毛泽东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谓国民革命,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注:国民革命就是“大革命”)。

  六、马原部分考点中的“决定”

  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2.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

  3.本质决定现象,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

  4.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制约着偶然的作用形式及其变化。

  5.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6.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7.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8.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9.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由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所决定。

  10.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1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2.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3.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1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1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6.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7.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18.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19.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0.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21.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22.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23.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其中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

  2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以上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ps:若内容有误,请联系帮帮处理哦。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来考研帮提升效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