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专业课 > 复习经验

考研管理学:冲刺复习重点你得注意了!

  摘要:现在考研日渐成为同学们的毕业选择之一,更重要的是,管理类专业,例如工商管理专业、企业管理专业考研热潮此起彼伏。在剩下的十几天里我们要把握好复习重点,干掉对手,所以一起看看管理学里的重要知识点吧。

  ►预算编制

  一、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真实性原则;

  3、完整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5、稳妥性原则;

  6、重点性原则;

  7、透明性原则;

  8、绩效性原则。

  二、编制方法

  1、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定额管理;(人员经费或公用经费=定额*定员)

  目前地方政府确定定额标准的依据主要包括:1)部门的职能和工作量;2)财力;3)往年支出标准;4)其他地区标准。

  2、项目支出;项目支出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部门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的用于年度支出计划。项目支出管理包括:综合预算原则;科学论证、合理排序的原则;追踪问效的原则。

  3、绩效评价;绩效考评的目的,是通过对部门绩效目标的综合考评,合理配臵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预算审批

  预算编制是预算过程的第一步,预算审批是指同级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

  我国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序:

  “一上“:支出部门在收到财政部门的年度预算编制通知后,对部门下一年度收支进行测算,然后报送财政部门。

  “一下“:财政部门收到各部门预算后,由职能处室对各部门预算进行审查,然后将审查意见反馈给各部门、在下达反馈意见的同时,财政部门根据往年预算情况对未来年度收入预测,给各部门下达支出预算控制数,要求各部门在控制数内修改部门预算。

  “二上“:各部门在财政部门下达控制数内重新编制本部门预算。然后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查各部门预算后,汇总编制政府预算。然后报政府常务会议讨论。财政部门根据政府常务会议的意见修改预算,然后报同级党委审查。最后,财政部门将政府预算草案报人大常委会初审。最后,人大常委会初审后形成的政府预算在人大会议召开时提交大会审议通过。

  “二下“,人大通过预算后,由财政部门批复给各部门,开始预算执行。

  ►预算批准

  一、部门预算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人大预算监督创造了条件:

  1、每个部门编制一本部门预算,并将部门预算提交人大审议;

  2、实行综合预算,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部门预算,从而纳入人大预算审批的范围;

  3、细编预算,这使得提交人大审查的预算包括了详细的各个部门收支的预算信息;

  4、早编预算,使得人大能够提前介入预算。

  二、目前,我国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的基本框架如下:

  1、以部门预算为基础开展预算审查监督,而非以预算支出功能来审批;

  2、加强人大预算监督立法,各地出台各自的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依法审查监督;

  3、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夯实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的人员编制,并加强其专业技术力量;

  4、确立人大审查政府预算的基本程序,包括初审和大会审两个主要阶段。积极探索改进和加强预算监督方式和方法。

  三、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开展一系列创新,加强预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力度,激活人大代表的作用,具体做法包括:

  1、扩大预算草案发放范围,提高人大代表知情权和参与度;

  2、要求政府预算真正遵守预算的全面性原则,将所有政府收支纳入部门预算;

  3、要求预算调整和追加报人大审批;

  4、加强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与政府财政部门预算信息沟通;

  5、由于时间、人力有限,开展以部门或专题为主,百姓关注的重点领域进行审查;

  6、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提高人大的专业技术水平,也针对普通百姓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对政府预算的认识。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人大初审权力与责任定位不明确。预算修正权尚未落实。

  ►预算执行

  一、控制与灵活性的权衡


  许多预算体制比较成熟的国家一般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1、尽量减少预算变更的需要和程度;

  2、在制度上明确规定,哪些预算变更必须事先报立法机构审查批准,哪些不适用。

  我国预算需遵循的原则:

  1、依法执行预算;

  2、严格执行预算;

  3、执行进度合理;

  4、遵循各种规章制度;

  5、严格依程序进行预算变更。

  二、财政管理周期包括内容:

  1、政府授权周期;

  2、与现金管理相联系的控制过程;

  3、现金和债务管理之间的配合。

  三、我国预算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执行进度偏慢,导致大量的预算结转

  (二)收支过程中仍然存在违规行为

  1、违规拨付和支付财政资金;

  2、截留、挪用财政资金;

  3、在基本支出中,比较容易出现的违规行为包括:一是无预算的支出;二是擅自扩大支出范围,开支标准;三是未经批准随意调整基本支出预算;四是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

  4.在项目支出中,比较容易出现的违规行为包括:挪用项目资金,用于基本支出;对达到政府采购标准的商品和服务支出不执行政府采购程序;对应纳入招标投标的工程项目直接规定工程承包或施工单位等。

  (三)预算变更的随意性比较大。

  ►公共预算概述

  一、公共预算的基本功能:控制、计划、管理。

  二、公共预算的目标从根本上讲,公共预算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财政问责机制。


  (一)总额控制:是指对收支总额的控制,确保日常财政平稳运行、财政在长期中有可持性和财政健康。

  (二)配臵效率。要实现资源配臵效率,从根本上讲,需要政府能够制定合理的战略计划,并能运用这个计划引导资金分配,将资源从低效率项目转向高效率项目为此,需要一个理性的预算资金分配模式,需要整合计划、政策和预算。

  (三)运作效率: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财政交易,防止资金被贪污、挪用和浪费,确保立法机关通过的预算能严格有效地执行,提高22收入和支出管理的效率。改进运作效率需考虑四个问题:控制、灵活性、协调与激励。

  (四)财政问责。(公共预算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责任政府的关键,财政问题是国家最大的政治,是关乎国家治理的大问题。公共预算这四大目标就是衡量国家治理水平的最好指标。

  ►我国的预算改革

  一、预算改革前我国的预算体制


  1、预算资金分配权分散,预算编制模式简单,导致政府内部缺乏集中的行政控制;

  2、财政管理体制比较分散,导致在预算执行中缺乏集中的行政控制。主要特征:现金余额分散;采购分散、付款分散;财政交易监管和会计控制分散。

  3、由于预算编制不完整、不细化,人大无法有效地形式宪法和预算法赋予的预算审查和监督职能。

  二、1999年以来的预算改革:迈向现代公共预算

  1、采取综合预算方法编制部门预算,要求部门将所有收支统一纳入部门预算中反映,这就改变了以前政府预算只反映预算内收支,大量预算外资金只报账甚至不报账的粗放管理方式。

  2、规范预算编制方法,改进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体系,细化部门预算,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分配模式,提高资源配臵效率。

  3、为进一步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

  4、在部门预算改革的同时,国库集中收付体制改革和政府采购也稳步推进。

  5、国库集中收付体制改革在地方层面也进展顺利。

  6、政府采购改革建立起集中的政府采购体系取代原来分散的部门采购体系。

  7、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与逐步完善,政府预算也编制得越来越全面、细化和准确,为人大预算监督奠定了基础。总体来说,目前预算改革的重点是在政府内部加强行政控制,人大预算监督虽有发展,但并未进入改革议程。为最终建立现代公共预算,必须及时加强人大预算监督。

  ►政府决算

  一、政府决算的基本内容政府决算由中央总决算和地方总决算组成。

  二、政府决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我国决算的编制程序是从执行预算的基层单位开始的,在搞好年终清理和结算的基础上,自下而上编制,层层审核和汇总。


  年终清算工作具体包括:核对年终预算收支数字;清理本年应收支;结清预算拨借款;清理往来账项。

  财政总决算的年终结算内容:

  1、预算管理体制的结算;

  2、不列入财政收支包干基数的事项需要在年终进行结算;

  3、企事业单位财务隶属关系改变后预算划转的结算;

  4、国家采取重大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引起两级财政两级资金相互转移,影像原来确定的收支包干基数。

  总结算说明书包括的内容:

  1、预算收入情况;

  2、预算支出情况;

  3、预算结余情况;

  4、预算变动情况,

  5、总结一年来贯彻执行各项财政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在组织收入、掌握支出、管好用好资金、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主要经验以及今后加强预算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意见;

  6、其他变动因素;

  7、编制决算工作的主要经验和问题。

  三、政府决算的审查和批准具体过程如下:

  1、各部门对所属各单位的决算草案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决算草案,在规定的时限内报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

  2、各级人大常务委员会每年审查和批准决算的同时,还要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的审计机关关于上一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的审计工作报告;

  3、各级政府决算经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当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并且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公务员制度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特点:


  1、严格区分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通过选举产生,承担政治责任,任期随选举胜负而进退;事务官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产生,不随政党进退,实行职务常任)

  2、强调政治中立;(是指事务类公务员不参与党派斗争活动,不参加党派竞选,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3、公开考试,择优录用;4、实行功绩制原则;5、强调官风官纪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

  二、中国公务员制度

  (一)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1984-1986年,起草《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2)1986下半年-1988年4月,是《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基本形成阶段;

  (3)1988年5月-1991年,是公务员制度的试验阶段;

  (4)1992年-1993年8月,是公务员条例最后审定颁布阶段;

  (5)1993年8月以后,是公务员制度逐渐成熟时期;

  2005年4月23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2006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

  《公务员法》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制度管理总章程性质的法律。

  (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1、不搞政治中立;

  2、分类管理与统一领导相结合;(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党的领导)。

  3、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4、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三)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1、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义务是指法律关于公务员在执行国家公务的活动中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权利是指法律关于公务员可以享受某种利益或可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与公务员的义务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2、职位分类:综合管理类职位、专业技术类职位、行政执法类职位。3、公务员的录用: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4、考核、奖励、纪律与惩戒

  考核:内容是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惩戒:处分种类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5、职务任免与升降:公务员职务实行委任制和选任制,公务员中非政府组成人员的任用实行委任制,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

  6、培训、交流与回避;

  7、工资、保险与福利;

  8、公务员辞职、辞退、退休与申诉控告;

  9、职位聘任。

  ►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第一阶段(有时也作为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代称),是有关人事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信息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通过科学的方法、正确的用人原则和合理的管理制度,调整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的关系,谋求对工作人员的体力、心力和智力作最适当的利用与最高的发挥,并保护其合法的利益。

  一、发展原因:

  1、企业经营不断增长的规模和复杂性

  2、人力投入的绝对和相对数量的快速增长,尤其在工业化国家。

  3、竞争的激烈化和全球化。

  4、改变了的劳动态度(价值观转变、新的生活方式、个性化)。

  5、知识在企业经营成功中不断增长的意义。

  二、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人事部门、人事干部的工作内容在不断调整,不断变化,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逐渐被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取代。归纳一下,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管理内容上

  传统的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档案、人员调配、职务职称变动、工资调整等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重点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在管理形式上

  传统的人事管理属于静态管理,也就是说,当一名员工进入一个单位,经过人事部门必要的培训后,安排到一个岗位,完全由员工被动性地工作,自然发展;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也就是说,对员工不仅安排工作,还要根据组织目标和个人状况,为其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不断培训,不断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岗位或职位调整,充分发挥个人才能,量才使用,人尽其才。

  3、在管理方式上

  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人性化管理,考虑人的情感、自尊与价值,以人为本,多激励,少处罚,多表扬,少批评,多授权少命令,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体现每个人的价值。

  4、在管理策略上

  传统的人事管理侧重于近期或当前人事工作,就事论事,只顾眼前,缺乏长远,属于战术性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注重近期或当前具体事宜的解决,更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预测与规划。根据组织的长远目标,制定人力资源的开发战略措施,属于战术与战略性相结合的管理。

  5、在管理技术上

  传统的人事管理照章办事,机械呆板;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完善考核系统、测评系统等科学手段。

  6、在管理体制上

  传统的人事管理多为被动反应型,按部就班,强调按领导意图办事;现代人力资源多为主动开发型,根据组织的现状、未来,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工作。

  7、在管理手段上

  传统的人事管理手段单一,以人工为主,日常的信息检索、报表制作、统计分析多为人工进行,很难保证及时、准确,并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系统、信息检索、报表制作、核算、测评、招聘等均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结果,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

  8、在管理层次上

  传统的人事管理部门往往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很少参与决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处于决策层,直接参与单位的计划与决策,为单位的最重要的高层决策部门之一。

  ►人事行政的变革

  当代人事行政的变革从西方国家和中国这两方面进行解析。

  一、当代西方国家人事行政的变革

  1、政治中立的动摇。

  2、弹性化的任用制度。(合同聘用制)

  3、谈判工资制。

  4、绩效管理与绩效工资出现。

  5、放松规制。(弹性化管理,简化人事规则)

  6、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二、中国人事行政变革

  1、政府雇员制。(作为公务员制度的补充,他们之间适用法律规范不同,用人方式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薪酬待遇不同,法律地位不同)。

  2、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3、绩效考核创新。

  4、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实习小编:咕咚)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来考研帮提升效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