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的越来越“高考化”了吗?

考研真的越来越“高考化”了吗?

整理自网络

发布于 2025-07-02 00:00:00阅读量920

标签:考研常识

凌晨5点的图书馆排起长队,朋友圈全是学习打卡倒计时,连刷短视频都能刷到“考研英语长难句急救包”——这届考研人,是不是感觉自己又重生在了高三?当考研越来越 “高考化”,我们到底在经历什么?

JOlcmxM6zdLXDqHh.jpg?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leHAiOjE3NTEyNzI1ODMsImZpbGVHVUlEIjoibTRrTUw3cHBWT1NRNk1xRCIsImlhdCI6MTc1MTI2NTM4MywiaXNzIjoidXBsb2FkZXJfYWNjZXNzX3Jlc291cmNlIiwidXNlcklkIjozNDY2NjU4fQ.UwoqWY5YwYWKM-uvec6y_8mXDYXPkMKq5KLIcopSGpw

 

当代考研人:被封印的高三之魂

 

卷到离谱的 “考研特种兵”:早上 6 点起床背单词,晚上 12 点刷真题,中间穿插食堂 - 图书馆 - 宿舍三点一线,这届考研人硬生生把备考过成了 “高考复刻版”

人手一份的 “考研秘籍”:经验贴里写满 “必背 5500 词”“10 年真题反复刷”,连休息时间都精确到 “每学 45 分钟休息 5 分钟”,像不像当年班主任发的高考冲刺计划表?

培训机构的 “高考式服务”:封闭式集训营、每日小测、班主任督学,甚至还有 “考研誓师大会”,恍惚间还以为自己穿越回了高考百日誓师现场

 

 

是谁把考研逼成了 “第二高考”?

 

就业大环境:不考研就 “出局”?当 HR 招聘要求从 “本科优先” 变成 “硕士学历”,当大厂实习门槛都标着 “985/211 优先”,不少同学只能选择 “考研保命”

学历焦虑:别人考我也得考?看着朋友圈里 “保研学霸”“留学大佬”,总觉得不考研就输在了起跑线,跟风报名的人越来越多

备考产业链:贩卖焦虑还是提供帮助?铺天盖地的 “二战必看”“最后三个月逆袭” 广告,让不少同学陷入 “不报班就考不上” 的恐慌

 

考研 “高考化”:蜜糖还是砒霜?

 

好处:至少有 “标准答案”。和找工作、留学相比,考研有明确的考试科目和复习范围,努力就能看到进步,这种 “确定性” 给了不少同学安全感

坏处:卷到失去自我。当所有人都按同一套标准 “刷题提分”,那些跨专业、有独特想法的同学反而成了 “异类”,甚至有人忘了自己为什么考研

 

建议:别被 “高考化” 困住

 

先问自己:我为什么考研?是为了学术深造、提升竞争力,还是单纯跟风?想清楚目的,才能避免 “无效备考”

打破标准化: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不必盲目模仿别人的学习计划,擅长数学就多刷真题,英语薄弱就专攻阅读,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放过自己:考研不是人生唯一选项。如果备考到崩溃,不妨停下来想想:不考研真的会 “完蛋” 吗?考公、就业、留学,人生还有很多条路可以走

 

或许我们无法改变考研 “高考化” 的趋势,但至少可以掌握自己的选择权。毕竟,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重复别人的路,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无论你选择继续战斗,还是换条赛道,都要记得:你远比一场考试更有价值!

  • 考研帮APP

  • 考研帮PLUS小程序

  • 考研帮-抖音

  • 考研网-公众号

  • 学而思考研-视频号

  • 学而思考研-小红书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kaoyanbang@tal.com |广告投放与宣传QQ:64901448

Copyright © 1999-2025 KaoY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考研帮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2638号-12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1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