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考研择校常见的3个误区

避雷!考研择校常见的3个误区

考研网

发布于 2024-11-25 19:05:53阅读量2906

标签:择校择专业

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院校竞争难度。择校择专业要避开哪些误区呢?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轻视择校择专业重要性❌


考研很多人跨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本科选择的专业或者院校不满意、不喜欢。大家稍加思考一下,高考完填志愿的时候是不是大多数同学都是这样的场景:学校发了填志愿的厚厚指南,上面有各所大学在自己的身份每年录取的人数以及分数,也有学校的简介,然后在父母、家里人以及班主任的共同指导下,我们填报了高考志愿。


考研的信息不对称性远大于高考,因为一个省考的不一样,学校、学院、专业的自主性太大了,你不会得到一本考研报考指南上面列满各个学校历年录取情况,即使你自己花了很长时间整理了一份,你也会发现参考的价值没有那么大,因为每年波动都比较大。
在信息更不透明的情况下,不要奢求很快就随便定下院校专业。不要让考研成为第二次高考!好好搜集信息!


设置保底院校❌


不少同学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定两个目标院校,一个冲刺院校一个保底院校,先往好的冲,如果不行再换到保底院校。有的同学把这种思路贯彻得更为彻底:设置好中差三个院校。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不行,因为你最后会发现你的考研之路呈螺旋式下降


考研备考周期很长,到了中后期大家会经历阶段性的自我怀疑的过程,即使复习的好的同学也会这样——突然没有斗志丧失信心,过两天又打满鸡血默念考研必胜。考研都会经历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如果你给自己留了退路,你总会给自己找很多理由情不自禁地滑到保底院校,我们见过不少一开始朝着清北备考的学生最终报考了普通院校。


另外,必须告诉大家的是,考研中途换学校是一个大忌(针对专业课自命题的同学)。因为考研最后每一分都很关键,每个学校的考察重点、命题方式、参考资料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你换来换去,相比较你的竞争对手而言,你备考针对性更弱,竞争对手竞争优势大一些。


同时,中途换学校会打乱复习节奏,在心理上也会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影响。我们的辅导学员中,凡是中途换学校的,最终结果都不太好。所以,最优的路径应该是一开始就确定一所合理的目标院校,一条路走到黑,除非这个学校发生大幅度变动,比如停止招生,或者招生人数减少到一两个。


信息搜集不完整❌


有的同学也会自己搜集信息,但是搜集信息不完整,这就导致最终很可能只看到表象做出错误的决策。比如有一位同学打算从东南大学和南京工业、浙江工业大学当中选择,发现东南大学复试线竟然跟后两所差不多,心中窃喜。


我们择校老师后来告诉她几个信息:第一,东南大学录取平均分比复试线高差不多30分;第二,东南大学考的数一,另两所考的数二;第三,东南大学专业课很难,考上同学专业课平均分只有100左右,而另外两所都差不多是120+。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择校学员中太多了,大家搜集的信息都比较片面,一定要在全面搜集信息的基础上再去做决策,否则你很有可能做出的决策是错误的!
  • 考研帮APP

  • 考研帮PLUS小程序

  • 考研帮-抖音

  • 考研网-公众号

  • 学而思考研-视频号

  • 学而思考研-小红书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kaoyanbang@tal.com |广告投放与宣传QQ:64901448

Copyright © 1999-2025 KaoY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考研帮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2638号-12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1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