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报考 > 报考经验

2015年MPAcc报考注意事项及报考建议


  三、以下是我通过楼上的很多同学的留言总结的几条原则,报考时可以遵守这几个原则
  原则1:新增院校一定不会比他内在价值高。
  原因:新增院校存在报考者不知道的现象(可能考生会笑,信息这么发达还有人不知道吗?我14年跟我一年考人大群里面复试认识一个人大本科毕业2年报考央财在职,我问他为何不包括人大在职(他工作很好无需派遣证)他回答,人大有在职?事实上人大13年第一年招14已经是第二年了,依然有人不知道。
  其次,新增院校无学长,大多数人知道新增了,但是因为没有过来人,所以不知道复试怎么考,造成报考障碍,这才是新增院校一定分数不太高的原因。因为你要相信80%的人不喜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举例:人大在职13年170,14年205;
  财科所:205----220----229;
  北京国会审计:13年190,14年218;
  厦门大学第一年200,第二年225还是220忘记了。
  涨幅如此之大不能用考生水平高,一个原因来解释,最好的解释是第一年大家不知道,知道的不敢冒险。
  原则2:招生少的一定报名很少,招生多的一定报名多
  考生心理:某财经招生70人,凭什么70人没有我啊?我报!清华招生1个人,凭什么那个人就是我啊,我才不报呢!这就是90%的考生的心理真是想法。
  事实上,人大连续三年全国最高分,与清华做对比人大三年分数230、230、235;清华220、225、235
  招生人数对比:人大20-30(北京);清华1-2人。
  我敢说考上人大的人都有实力考上清华,但是他们没有勇气报清华,是因为觉得人大比清华好吗?错!因为人大招生多,清华招生少,如果考上人大的同学再给他们一次报考选择90%人依然不敢报考清华。
  同理可以类推,某些学校招生个位数,10几个人,不一定比招生50,80的财经学校难考。
  举例:央财,中南财经VS上海交大
  前两个招生规模在财经肯定是很多的,交大一直提倡精英教育,招生都是个位数,我也斗胆说一下,报上海交大考生普通水平要高于前两者,但是,你敢想象,中南财经政法和上海交大的分数线只差1道数学题吗?
  这说明什么:报考央财中南财经的人数是上海交大的几十倍。如果算考录比,比交大还要低不少呢。
  原则3:我个人提倡选择招生规模适当的学校,抛开报考,只谈教学小班教学一定好。
  美国,欧洲的教室课堂基本就10-20人,不会跟中国高中,50-80大课堂一样,小班教育可以保证大家都有充分的发言,交流机会,老师也可以照顾到你们每个人,了解你们每个人,你们互相的友谊也会更深,相反大班教学,容易逃课,少几个老师也不知道,大家关系很淡,可能上2年班里有那种经常逃课考CPA或者实习的同学你都不认识,或者毕业前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大有人在。
  原则4:也是大家经常问的,关于工作问题。
  我觉得如果你想找到好工作,如果你不是顶级大牛(你能干的工作,很难找到别人顶替)除此之外,我觉得找工作必备2个条件,1是关系,2是自身能力。缺一不可,你不要指望你的研究生大学给你带来高薪,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是研究生和不是研究生,是关键,但是是哪个学校研究生就不是太重要了。当然,你不要逆反心理,非要拿人大和某地方二本来说事。我说的是差不多一个平台上。
  名词解释:同一个平台:在北京我认为,人大、央财、对外经贸、北京国会、交大、北京工商、北理工、北航、首都经贸,都可以算做一个平台。有些人可能不同意,觉得首经贸能和人大央财比?我给你一个我上周参加普华永道的寒假实习生的面试做例子。
  小组一共10人,第一轮辩论赛,大家互相介绍了学校,2个对外经贸、2个中央财经、1个北京交大本科保送人大研究生、2个人大金融学硕、1个人大会计、1个首都经贸。
  当然你首都经贸,你如果没有面试成功,你可能主观认为是因为你对手学校好,错!你自己的表现和能力可能是有差距,但是你不愿意承认罢了。
  所以,学校仅仅是个平台,你说人大有的同学去的单位,首都经贸去不了,我承认,你了解人大保送的实力多强吗?这真不是学校的原因,而是人家本身就实力强,才去的。就算给你造假学历人家没有发现,但是一面试你就马上溃败回来了。
  再次强调;如果你们是我的亲弟弟,亲妹妹,我会真诚的告诉你,如果没有太过于多的分数有把握考人大,财科所这些的话,哪个好考,你考哪个,不要用青春二战三战,赶紧结束战斗把时间用于提高自己,报个驾校,去考ACCA,学口语,都比你天天做高中小学奥数强一百倍。
  原则5:关于校友资源,学校资源,对于工作有影响吗?
  无影响,什么叫校友资源。你若是杭州什么师范大学,跟马云是校友,你去应聘阿里巴巴,你看看马云会不会要你?所谓的校友,你要自己提高到与人家同一个级别才能对话。否则的话,校友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你只能在论坛说,你看看我们培养了多少领导,多少商界领袖,可是这跟你有毛关系啊?除了让人鄙视的虚荣心我无法用其他词汇形容你了。
  找工作靠导师介绍?我又呵呵了,这都啥年代了,国家不分房子了,不包分配了,我们的导师很忙,带很多人,跟你无亲无故帮你干啥,都是自己去找工作。就跟有的学弟问,考研要提前联系导师吗?我回答:你以为你发个EMAIL或者打个电话,或者带你们老家点土特产去拜访,复试老师会给你加分?除了无知与天真,实在不知道再说什么了?如果你不服气,请你告诉我,老师为何复试给你加分?因为你的土特产?
  所以找工作的时候尤其女生:七大姑八大姨,家里能用到资源一定不能省,然后自己也不能太颓,要什么没有什么,自己考过几门注会,六级刷一下成绩,人家给你介绍的时候也方便一些!如果你说我家里没有那么多资源,然后自己也不是大牛,那怎么办呢?我只能告诉你一个方法:降低自己的目标!不要攀高枝。你要相信人各有命,小富靠勤,大富靠命的真理!人家不到4岁的小KIMI接个广告拍个牛奶广告,就挣到300万,你人大研究生,年薪30万还要干10年呢。所以命不一样。人家王诗龄5岁刚去韩国庆生日,你25岁去过韩国吗?所以,不要企图通过考个人大央财就改变你命运了,你考上照样是奔波的命,那个高分数学作者不是清华博士的吗?不是照样天天辛苦挣点稿费?
  原则6:我报考的学校人数多,我就就同学资源丰富,
  错,这个跟上面提到校友资源一个道理。人家清华招生1个不代表就一个人上课,因为会有19个保送的。你同学多,我问你80%都是女生的财经院校,如果你是男生,你天天跟一群MM保持校友资源吗?如果你是女生,那你更懂了,在女生多的环境下,大家关系好的有几个?除了攀比啊,嫉妒啊,还会有更好的吗?看看甄嬛传吧亲爱的。所以同学多不等于你资源多,群里最近讨论同时毕业很多会不会互相拆台,讨论的是央财在职和全日制,我觉得可能还真会有吧,当利益冲突的时候,谁管你什么校友不校友的啊。
  原则7:最近讨论最多的在职问题
  我个人觉得有派遣证的学校在职,中央财经,上海财经,南开什么的还是比较不错的,建议报考,因为个人认为在职给派遣证,不是很科学,就跟有人说CC改革考2门不科学一样,但是在国内,你想要富有,你想要比别人强,你要会看趋势,会跟国家政策,会抓住机会。这个在职CC给派遣证,我觉得不妨考一下,也许今天你拼全日制败了,去上班,过两年回来考,在职就没有派遣证了,那你26了,还去拼全日制吗?而且今年央财在职一直传言取消在职派遣证就是个信号,但是最终应该有了,所以建议抓住机会。
  原则8:关于审计硕士
  个人认为审计和会计不分家,学的课程是一样的,只是存在个别的报考公务员,人家指定是会计不是审计,的案例导致有些人觉得就业面窄,但是我要说,你就业面宽了,不也只能去一个地方吗?但是大多数人心里还是,我宁可手里拿着8个OFFER,我自己也不能让别人给我设置门槛。
  重视实惠的考生朋友,审计你们可以考虑啊。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5439381p1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来源:考研论坛bbs.kaoyan.com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