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考研图书

《2013考研政治阅卷人分析题狂背18题》图书介绍

 
分析题狂背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们常常喜欢畅谈“人生观”,却少有人直接谈“人死观”。其实两者不过是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方面看同一事物或者过程而已。一句老话讲得好:“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我不知道自己体会得是否准确,努兰的两部书剖析了死亡的自然过程,让人们了解死亡,消除恐惧,最终希望人们以属于自己的方式死亡,然而这恰好暗示着人们应当以属于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我记起了当年改行考哲学研究生时了解到的经典作家的一个说法:自由并不是依靠着在幻想中摆脱必然性而独立,自由在于对必然的认识和驾驭。这里的“认识”决不只限于现代科学的认识,还包括传统经验和常识认识。
——摘编自《人死观:必然与自由》
材料2
霍尔巴赫认为:“人的任何行为举止都是不自由的”,自由是“一种纯粹的幻想”。“人在他生存的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刻是自由的,只能服从必然性和‘定命’的摆布”。
——摘自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
材料3
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自由与人不可分。自由就是“选择的自主”,这个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不“附属于”任何必然性,“不受因果关系制约”,无任何根据和是非标准。因此,“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摘自萨特《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材料4
庄子哲学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加以理解,但其根本目的旨在追求“逍遥”,这是不成问题的。逍遥即自由。自由必涉及必然,亦即庄子所说的“命”。必然与自由的关系问题关涉于人的生命存在,因而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第一个明确地意识到并提出了这个问题,这正是其思想的深刻之处。但庄子如何理解和规定必然与自由及其关系,亦即二者的内涵是什么,它们能否和如何实现统一以及统一的义蕴是什么,这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材料5
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又说:“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说明,如何理解“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2)简要说明材料2和材料3所表述的自由观及其错误。
(3)为什么说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是“真正的哲学问题”?
(4)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观点。
【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是说人的生与死虽然相互对立,但它们又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个人如果实现了其人生价值,即使死了依然活在人们心中;反之,即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2)材料2是典型的机械决定论的自由观。这种观点强调客观必然性及其对人的制约性,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人的自由,最终导致了宿命论的结论。材料3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绝对自由观。这种观点强调人的能动性,但否认客观必然性、因果关系和客观条件对人的能动性和自由的制约,把自由看成是绝对的,这种观点贯彻到底则走向唯我论。
(3)真正的哲学这一范畴是马克思提出来的。真正的哲学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反映了时代的根本特征;第二,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第三,符合时代的需求,有利于时代的进步;第四,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必然与自由的关系问题关涉于人的生命存在,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因而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的统一,必然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依据必然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是自由的限度,又是自由的根据,否认必然,就没有自由。认识和驾驭必然,才能取得自由,才能使客观必然性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发展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来考研帮提升效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