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考研复试 > 考研复试经验

考研线上复试攻略:这些事项和细节一定一定要了解清楚!

  考研线上复试在即,今天整理了一些学姐总结的线上复试注意事项和细节,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参加复试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按照报考院系要求,准备资格审核材料电子版并按要求发送。提前与报考院系联系进行软件和硬件设备测试,并选择独立、安静、整洁、明亮、封闭的场所参加考试。

  考前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考试时要遵守考生复试规则和纪律要求,不做与考试无关的事,诚信参加考试。

  ▼硕士复试前考生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如何提交?

  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须认真阅读院系发布的复试细则,按时提交资格审核及复试所需的其他材料(主要包括:《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个人陈述、身份证电子版、学历学位证书电子版及其他可以反映考生科研能力和潜质的其他材料),并及时缴纳复试费。

  ▼硕士复试前学历学位校验尚未通过怎么办?

  尚未进行学历学位校验的考生,务必登录院校研招网确认信息。相关材料须于复试前发送邮件到指定邮箱。

  凡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不列入拟录取名单。

  ▼复试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指定会议室系统,携带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和《准考证》(仅内地硕士生提供)候考,并主动配合考务工作人员完成身份验证核查、周围环境检查和随身物品检查等。考试过程中,严格遵守考场规则,确认上半身及手部动作处于视频范围内,保证音像设备全程打开。(北京大学2020年复试方案要求,其他院校可根据官网要求执行)

  部分院校已经明确指定需要采用“双机位”进行复试,参考东北农业大学复试指导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将使用统一复试平台,采取远程线上的方式进行。远程复试要求“双机位”,第一机位采集考生的设备和配件,第二机位采集考生第一机会显示器的音、视频源。

  ▼硕士复试前如何进行资格审查?

  鉴于疫情防控需要,院系对考生复试资格的审查将通过审核考生提交的电子版复试材料的形式进行,对不符合规定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视为资格审查不通过,取消复试资格。

  若院系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提出疑问,考生应配合院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并提交经权威机构认证的证明材料。

  拟录取考生待入学报到时,院系对其有效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等报名材料原件及报考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不符合规定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入学资格。

  ►在线复试流程梳理

  部分学校已经官宣取消线上复试中的笔试部分,所以是否准备笔试环节需要根据报考院校的要求准备。

  ▼面试流程

  自我介绍(3分钟)专业问答(3—5个问题,也可能着重问其中一两个问题)导师自主提问(未来规划、毕业答辩等相关内容都有可能涉及)。

  ▼英语口语面试

  自我介绍(1—2分钟)短文朗读或翻译(导师出题)导师提问(导师针对自我介绍进行提问或者抽题进行即兴演讲)。

  注意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因为在线复试形式的特殊性,很多同学一边担心着在线复试的公平性,一边自己又想钻这个空子,比如把复试资料放在旁边之类的,其实你能想到把资料放旁边学校也能想到,跟高考监考一样的道理。

  ►线下复试流程

  ▼候考

  抽签得到你的进场序号,或按学校给出的名单顺序在考室外等候。

  尽量提前半小时以上到现场,整理着装(穿的像个学生,颜色素一些,不要有过多装饰,无需穿太过正式的正装),调整心态。

  一般这个时候现场老师也会和大家详细介绍整个流程。

  ▼进入考场

  先向各位老师问好,然后报上自己的考试序号,在老师发出“请坐”指令后,你就可以到考生席落座了。

  接着老师应该会叫你自我介绍,自己介绍的内容要包括你的个人简介、本科院校以及你的个人经历(科研经历、实习经历、在校经历)。报考该院校的原因可以说也可以不说,有的导师会问你为什么报考他们学校,所以还是提前准备比较好。

  自我介绍虽然是自己可以控制内容的,但是也不要随便乱说,因为自我介绍之后导师可能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提问,很可能根据自我介绍中提到的各种经历作为切入点,所以一定要确保真实,否则老师问起来你啥也答不上来的话会降低导师对你的好感度。

  以上我提到的部分不是每个都要包括在内,根据你个人的优势准备就可以,最好是能突出你的闪光点,如果能够让导师的提问跟着你的发言方向走,那基本你就稳了。

  自我介绍结束后主考官会开始提问(有些学校会要求先用英语自我介绍,这个可以事先做做功课)。

  常见的提问有以下两种:

  抽一道专业题目;

  抽完题后,有一段时间可以思考一下并组织语言。开始回答后不要说废话,你的所有论述都应该围绕老师的问题展开,以体现你的专业水平为目标。

  ▼随机提问环节

  这个就是老师问啥你答啥就好,可能问到的问题可以百度一下,或者看看学长学姐的经验文。

  有些学校最后还会给学生一次提问的机会,这部分也需要我们提前准备,所选问题最好要能够体现大家对这个专业学习的重视,又不能问的太弱智显得你初试白考了一样。适度提一两个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就好,当然如果老师没让问就不要主动问了。

  《研究生面试考试制度》规定每位学生的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复试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等。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感觉来准备,大致感知一下当时的场景。

  ▼退场,等待打分

  结束以后要礼貌的向老师表示感谢,然后安静的带上门离开考室。考研面试的成绩一般是当场出的,但是不是马上就公布给考生还要看老师的安排。最迟在面试后两到三天就能知道结果了。

  建议当天面完试还是在外面稍等一会,看看具体还要做什么。

  录取原则大致如下:

  1、复试不及格(小于60分)者,不录取;

  2、大部分院校一般按照一级学科组织面试,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学生,确定拟录取名单后,“双向选择”导师。

  ►复试相关问题

  1、考生应该在复试面试考场中如何介绍自己?

  最重要的不是答案。自我介绍要进行一定的事前准备,你的经历比你的名字更重要。重点介绍你做过什么研究、论文题目是什么等学术方面的经验,其他证明自己能力的事情都可以简要介绍。回答问题的过程是考生综合能力的展现过程。

  2、该怎么样组织语言回答复试面试中的问题?

  拿到题目,应该考虑要套用哪个理论,从哪个角度入手,一共要分为几点来答。这样条理才清晰。如果能举例子,最好用上,例子最能说明问题。一个同学被我们冠以“两面性”的绰号是这样来的,他说自己在复试时,每个题目都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感觉效果还可以。不妨借鉴。

  3、如果问读了哪些书,哪些著作,哪些期刊,该怎么回答?

  这个题目出现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当然是学校自己定的参考书目了,有的学校参考书目是自己编写的,如果你说看了某某大师的著作,就没有提到他们学校的,他们会怎么想?

  4、问到你是如何看待某一本著作,或者期刊的,怎么回答?

  这个和上个题目差不多,能写书的说明都不是等闲之辈,最好是中性回答,不带个人偏见,或者就书中的一个观点进行阐述,如果导师刚好问到一个他不喜欢的著作或者那位作者,你却夸奖一番,估计就有问题了。

  所以如果你想要高分,那就需要在表达的逻辑性和表达的深度上有所加强。

  5、今年发生了某某事件,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

  这也是热点型题目,而且是命题型。这部分内容的准备起来,要求的量比较大。但你可以参考如下的准备策略:

  1)参考就是导师的研究方向。导师的研究方向反映了这阶段他关注的焦点,面试的时候他的兴趣点,也很可能与他的研究方向有关。

  2)多看相关专业领域的一些权威期刊,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应有较深的了解。

  3)关注一下相关评委的研究方向,毕竟不是你的导师的评委也可能提出一些问题。

  特别提醒:如果你的观点和导师的一致或者可以在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那他一定会对你留下不错的印象。

  6、对于你所报考的专业,你曾看过什么著名的书,作者,成书的朝代或者时间,书的编目方式,以及该本书的主要学术思想,有哪一条对你印象最为深刻,并请简单阐述。

  建议:准备一到两个案例。

  如果实在没有准备就上了考场,那就如实回答,以博得诚实的好感。

  7、请你举一个今年发生的与你所报专业相关的热点事件,并谈谈对这些热点事件的看法。

  对策:理念联系实际,事先准备一些热点的分析提纲。

  建议:关注行业热点,并主动进行分析。

  8、如果问到刚好是我所不知道,或者没有底的怎么办?

  在专业面试时,很多考生都会被问到不懂的问题。此时考生一定要诚实,就说不是很了解,不要不懂装懂。导师既然问了那个问题,表明导师对问题很了解,靠蒙是不能过关的。

  考生最好在告诉导师不懂后,利用一定的面试技巧尝试着对问题进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这样老师会感觉,这个学生虚心诚实,善于思考,也会给给老师应急应变能力比较强的好印象。

  所以考生在复试前一定要运用面试技巧增强自己的考场应急应变能力。

  9、自己今后研究的优势在哪里?

  这个问题是发难式提问。考生应该从逻辑方法,思维习惯等上层角度去论证和应答,因为任何专业尽管其学科内容不尽相同,但研究问题的逻辑方法却大致可共享并普适。

  10、研究生毕业后打算如何——求职抑或深造?

  该类问题旨在探寻学生的读研目的,回答这些问题时,提醒大家实事求是上策,诚实坦荡是要旨。

  11、复试面试中有固定的答题思路和技巧吗?

  答案是肯定的,面试不完全是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绝大多数的导师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看重,这些都是在考试的答题思路和技巧上得以体现。因此,考生在面试前一定要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训练比较清晰的答题思路,比如说答题时应该首先考虑要套用哪个理论?从哪个角度回答?一共要分几点来答?回答时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如“总-分-总”结构?是否需要举例等等?有些考生会说,这些答题技巧我也知道,可是我不会用。其实,在考前经过专业化训练后,这些技巧完全可以在短期掌握。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