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专业课 > 复习经验

选择跨专业考研三大原则 以兴趣为主导

  现在考研的朋友出现了两极分化,一种是有明确的目标,已经开始备考了;另一种还在想考与不考,考什么专业等的问题。下面帮助大家分析一下选择专业课的几条依据,希望对彷徨你有帮助。

  1.跨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循“就近原则”

  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如果报考院校设有交叉学科,则可以作为参考。最安全的方法是找同一门类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化学转药学,数学转理论经济学等。总而言之,最好能找到专业间的“交集”。如果不是自身实力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2.跨专业应考虑到自身的优劣势

  由于数学哈外语是公共科目,因此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尤其是数学基础尚可的同学,转考经济、信息管理类有数学科目的专业就比较具有优势,因此,这类考生去报考纯文科类的专业,从考试的角度来说丢掉自己的优势科目无疑比较可惜。相反,文转理就不同了, 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

  3.以兴趣为主导的跨考

  有些考生对某个专业情有独钟,一门心思想要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个时候因为强大的兴趣爱好学习效率及复习结果都会很好,考研成功的机率很大。建议考生对自已感兴趣专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了解其学习内容、科目设置、就业前景等等,不要盲目选择。之前有很多考生因为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某个专业,但考上后发现与自己所想的不太一样就萌生了退学的想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是要掌握最全最新的专业资料。

  一般来讲理工转文易,经济类转纯文科易,反之则难。原因很简单,文科生从高中开始即与深奥的理工科告别,而理工科学生即使进了大学,也有大学语文课的选修课熏陶,更别提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种读物。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文科侧重于感性认识,只要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就可以基于已有的中文基础深入学习;而理工科中在推理,其学科体系循序渐进,难以跨越。因此,立刻作为基础性理论学科,可兼容的范围较广。

  如果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复习时除了要吃透书本外,还要培养报考专业的思维方式,熟练把握报考学科的基本概念,不能只浮于皮毛,不解精髓。另外,提醒各位考生复习中应拓宽该领域视野,通过学术期刊,了解该领域的热点、焦点、新课题等。这不仅对于复习备考很有帮助,也为深入学习本专业打下了基础。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来考研帮提升效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