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帮 > 政治 > 复习经验

考研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复习指导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胡锦涛90周年讲话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抓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协调发展。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根本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实践主体)、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根本目的)。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涉及人民群众平等参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权利。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优化教育结构。
  3、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要着眼于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4、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教育是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对全体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现在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业,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必须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为全体国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这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扩大就业的压力很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1、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非公有制经济的中小企业是促进就业的主体,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
  2、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
  3、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城乡就业一体化,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
  4、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规范企业行为,继续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要加强劳动执法监督,特别要解决好非法用工、超时加班、劳动条件差等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题(1)应当把解决住房问题摆在重要位置;(2)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廉租房制度;(3)抑制投资性住房需求,打压高房价;(4)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5)加强市场监管,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6)完善住房税收改革,引导居民树立合理、节约的住房消费观念。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必须把完善社会管理作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1、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2、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3、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4、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维护安全生产秩序,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5、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党和政府应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应以积极的热情,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作出贡献。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来考研帮提升效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