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能力

(一)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1、液体能力与晶体能力

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

流体智力是属于人的基本能力

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指人脑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也就是一般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

操作能力:指人们操作肢体、工具等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打字)

社交能力:指个体运用适当交往技巧增进与他人心理关系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力、判断决策能力)

(二)智力理论

1、智力因素说

(1)独立因素说

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发展

研究发现,人们在完成不同认知作业时,他们所获得的成绩具有明显相关,说明各种能力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2)二因素说

斯皮尔曼使用因素分析法研究后提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两种因素构成的。

一般因素简称G因素,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

(3)群因素理论

塞斯顿认为:任何能力活动都是依靠彼此不相关的许多能力因素共同起作用的。

2、智力结构理论

(1)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品三个维度去考虑。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即智力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5个因素;第二个维度是内容,即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行为4个因素;第三个维度是产品,即智力活动的结果,包括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蕴含6个因素。

(2)智力层次结构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弗侬提出了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他认为,能力是按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G因素;其次是言语一教育能力和操作一机械能力两大因素群;第三层是小因素群,如言语一教育能力又可分为言语因素、数量因素等;最后是特殊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S因素。

弗侬的层次结构理论是在斯皮尔曼的G因素和S因素之间增加了两个层次,是斯皮尔曼二因素论的深化。

(三)智力发展的差异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减速,智力发展趋于缓和,人的总体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但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开始有下降趋势,但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

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1)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在全人口中表现为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高。140以上是天才,70以下是智力落后,50—25是中度,25以下是重度,生活不能自理)

(2)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些人智力表现较早,很小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这种人叫早慧或人才早熟或能力的早期表现,在音乐、绘画、艺术领域比较常见(莫扎特是音乐神童)。另一种是大器晚成,指智力的充分发展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达尔文早年被人认为是智力低下)

(3)智力结构的差异(智力成分的不同结合以及不同能力的组合,就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如有人长于想象、有人长于记忆)

(4)智力的性别差异(女孩言语好于男孩,男孩操作好于女孩,主要反映在特殊能力上)

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的作用

(2)环境和教育(产前环境,早期经验,学校教育)

(3)实践活动的影响(王允,施能累用: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科能累用:从事不同的活动积累不同的能力)

(4)主观能动性(刻苦努力,积极向上,有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能力就能得到发展,依赖于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