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第二节

二、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1.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2.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1)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在社会系统框架中的传播系统模式。

①基本内容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a.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b.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c.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d.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②优点:a.这个模式包含了传播的几种形态;b.将传播放置于社会大系统中,有利于对社会传播进行全面的把握。

③不足: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仅仅是一个框架,并没有对框架进一步具体、细致的分析。德国学者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德国学者马莱兹克于1963年提出大传播过程模式。他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该模式提出许多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因素,指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制约性和心理变量。他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这个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3.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

(1)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

①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是二战后日本传播学者提出的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宏观过程研究理论,这种理论把传播看作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范畴,在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的历史总体进程的同时,将现代社会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以田中义久1970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示”为代表。

②总过程理论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成三类:“能量交往”、“物质交往”和“符号(信息)交往”。符号(信息)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过程,它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

③总过程理论把大众传播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并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结构及其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批判。总过程理论远远突破了行为主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把传播研究与整个社会结构、与改革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

(2)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①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

②精神生产是人类特有的两种生产活动之一,属于上层建筑的生产和再生产。它在受到社会经济基础运动规律制约的同时,受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更为直接。

③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④传播学必须把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揭示其实质。作为精神生产关系的传播关系中同样存在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用构成了社会传播这个“总体”过程的运动。这个观点,实际上也是辩证唯物论关于社会传播过程的系统观。